您的位置 首页 农村创业

返乡创业者纪实:这里明明是生我养我的故乡,为什么容不下我的归来?

导语:他们回到故乡,找寻当初的位置或者重新定义。这群人,被称为“返乡青年”。有人感慨:故乡,是再也回不去的地方。但也有例外,比如下文的这些年轻人,对于他们来说,故土,承载的是切切实实的梦想。“在城里,我干的只是一项工作,而在农村,我却在做一番事业。”蔡雪说。在稻田里,合作社分块测试种植的193种水稻品种成熟在望,中间铺上木栈道、玻璃栈道,成为当地的“网红”地标,吸引了不少游客。

每一个从农村出去的青年好像都有一个城市梦,华灯璀璨,流光溢彩。不管你是主观渴望或者是被裹挟着向前,这股洪流已经势不可挡地席卷了中国农村。

当所有人以为这些都是理所应当的常态时,总有一些人想要跳出洪流来做出自己的选择。他们回到故乡,找寻当初的位置或者重新定义。这群人,被称为“返乡青年”。

我们好奇的是,当初冲破巨大阻力返乡创业的他们,现在过得怎样了?

靠老人维系的乡村社会,随着老人的离去,关于故乡的温情被现实一点一点割裂,乡村成了一个过年集体炫耀的场合。回乡也只是换了个不合群的地方沉默。

有人感慨:故乡,是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但也有例外,比如下文的这些年轻人,对于他们来说,故土,承载的是切切实实的梦想。

1

我想结婚,却没人愿意嫁到农村

今年是赵天勇返乡务农的第6年,在这之前,赵天勇是一名在化工厂工作了7年的调色工程师。调色工程师的身份,并没有让他的生活丰富多彩,反而越发地厌倦了这种程式化的工作。

曾经的儿时乐园,故乡的轻风细雨,田间的蛙鸣虫喧,似乎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在呼唤着他;再加上父母年事已高,又不愿进城,赵天勇鼓足了勇气,“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

返乡创业者纪实:这里明明是生我养我的故乡,为什么容不下我的归来?

在踏上返乡路之前,赵天勇经过了漫长的思想斗争,终于下定决心;但是,当他回到故乡之后,真正的困难才刚刚开始。

村里人的“说三道四”,父母的“以死相逼”,乡干部的“冷嘲热讽”,都让这个本有些木讷的年轻人,更加沉默孤独。

他想不明白,这明明是生我养我的故乡,却为什么容不下我的归来?

返乡创业者纪实:这里明明是生我养我的故乡,为什么容不下我的归来?

赵天勇决定用实际行动说服父母并证明给乡亲们看,他努力学习有机种植,死磕一碗面!6年过去了,小赵坚持生态有机的种养方式,开始让村里人刮目相看,也成了当地振兴乡村的“实践专家”。

由于农村再无同龄人,也无人愿意嫁农村,小赵的婚姻大事,成了返乡后最大的困扰,父母为此都快流干了眼泪,小赵却依然没有遇到一个合适的人。

2

女大学生稻里寻梦记

蔡雪没想到,4年前自己还穿梭在上海写字楼里,用英语与全球客商谈生意,如今却早已习惯在家乡吉林省舒兰市平安镇的田埂旁察看水稻长势、计算收购价格和盘算如何把最好的大米卖到更远的地方。

她的“领地”,是农丰水稻专业合作社187公顷优质水稻。

这种抉择,一开始并不容易。

返乡创业者纪实:这里明明是生我养我的故乡,为什么容不下我的归来?

大学刚毕业,蔡雪觉得不去“北上广”就是没出息,于是南下上海一家外贸企业,拿着七八千元月薪,在国际化都市生活,一切都让她很新鲜。

然而,刚回来,乡村晚上的宁静让她很不适应:在上海,下班后可以和朋友一起去酒吧小聚,而在村里,晚饭后村道上就很难见到人。

她返乡要延续的,并不是祖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方式,而是要实践更多新想法:种植面积扩大,生产技术需与时俱进;稻米品质优良,要打造响亮品牌;农业已不仅是种地,要发展就得全方位谋划……

比如,秋收就是一场战役。今天收哪块地?几台收割机作业?雇多少工人?……无数的事情需要处理,她感觉自己每天都在飞奔。把时间线拉长到一整年,育苗、插秧、施肥、除草……

农时衔接必须严丝合缝,如果每个环节都往前抢,自家水稻就能抢先收获上市,卖个好价钱。干旱、多雨、大风等灾害最令人发愁。蔡雪说,应对自然灾害是扎根农业的必修课,需要“大心脏”。

返乡创业者纪实:这里明明是生我养我的故乡,为什么容不下我的归来?

“我不能只关心产量,更要关心质量,还要打造品牌。”蔡雪说,为了推广绿色有机水稻种植,蔡雪和父亲发动50户村民成立农丰水稻专业合作社,她担任理事长,负责打造品牌和对外销售。合作社统一采购、种植、销售,平均每人能增收1万多元。

在稻田里,合作社分块测试种植的193种水稻品种成熟在望,中间铺上木栈道、玻璃栈道,成为当地的“网红”地标,吸引了不少游客。

“在城里,我干的只是一项工作,而在农村,我却在做一番事业。”蔡雪说。

3

我想用知识改变家乡的命运

2015年7月,吴龙刚领到大学的毕业证书,就离开了北京,回到甘肃庆阳的老家。

与其他人的返乡不一样,吴龙的返乡似乎带有先天的使命感:出生在西北贫困山村——从小家境贫寒刻苦学习——家乡特产丰富产品廉价——希望通过知识改变家乡的命运——大学毫不犹豫报考了畜牧专业——学业有成后回到家乡实现梦想。

返乡创业者纪实:这里明明是生我养我的故乡,为什么容不下我的归来?

右为童心农场吴龙

数年准备,终上战场,学业有成、信心满满的吴龙回到家乡后,立即开始大动干戈,实践着他的“生态农业振兴乡村”的梦想。

然而农村的事情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甚至比想象中的困难还让人难以接受。从承包土地种草养牛,到租赁废窑洞循环养殖,从带领乡亲生态种植,到包产包销高价收购。

四年时间不到,并不富裕的吴龙和表弟,已经欠下了150多万债务。

“我现在每年还一点,但我相信时间的价值。”吴龙说,“现在已经有村民开始理解我们坚持生态循环种养的意义了。”

4

放手也是一种爱

当然,大多的返乡只是一时冲动,而能够付诸实践并坚持下来的,是极少数。

广东高州,是中国水果之乡。2013年,大学毕业两年后的李淼,打算回到农村,靠土地创业。这一想法,得到昔日的同窗好友阿成和阿茂的响应,三人一拍即合,说做就做。

然而,三个大学毕业生,组成的豪华返乡阵容,也填不满返乡的坑,三人跌跌撞撞,最终只在这条路上坚持了两年,因为各自家庭的反对和变故,阿成和阿茂只得暂时选择离开。

只剩下李淼一人,继续留在村里。

返乡创业者纪实:这里明明是生我养我的故乡,为什么容不下我的归来?

青春是一场战场,有人战后退伍,有人继续战斗,但所有参加过的战役,都是荣誉的勋章。无论最终我们是否散场,但当初毅然回到村里,都值得被赞扬。离开后的阿成和阿茂,也一直在继续鼓励和支持着李淼。

5

我把他乡建成眷村

2012年,张扬彻底放弃了物流行业,选择了农业创业。至今问起他为什么会选择农业,他依然是笑笑的说:“可能是老蔡(大连乐土农场蔡殿双)常说的脑子进水了。”

在北京分享收获农场学习了半年之后,张扬选择回到自己的老家四川威远县,这是一个距离中国柠檬之乡不到100公里的小县城。调研之后,发现柠檬的农药非常严重,生态的柠檬几乎没有。于是,张扬决心一辈子与柠檬死磕到底了。

返乡创业者纪实:这里明明是生我养我的故乡,为什么容不下我的归来?

但事与愿违,四川的阴雨天气,让张扬生态种植的柠檬接连三年里几乎绝收。就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云南省玉溪市元阳县,这里的气候很适合生态种植的柠檬。于是,张扬立马决定,放弃故乡,远走他乡。

就这样,2016年初,张扬来到这个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没有关联、完全陌生的小县城,在元阳的山上租下几十亩地,开始继续种植生态的柠檬。

2018年3月,张扬把他的爱人接到元阳,如今他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我不知道,他当初是如何说服自己的老婆来到这个偏远陌生的农村的。

返乡创业者纪实:这里明明是生我养我的故乡,为什么容不下我的归来?

当张扬把农场和家人安顿好了之后,给自己农场所在的村子命名为“眷村”,这是一个距离县城还需要开车几十分钟山路的山顶小村庄。

“农村失守,最大的问题是乡村文化的消失。”张扬说,“我希望乡村依然是让人眷恋的地方,依然是家眷亲人能够快乐生活的地方。”

6

纵然失败,亦是无悔

魏川,曾经的返乡青年,曾就读于吉林农业大学。

他说:耕作的过程当中我一直在问自己,我到底为什么返乡?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如何返乡?

返乡创业者纪实:这里明明是生我养我的故乡,为什么容不下我的归来?

正是因为这些问题都没有认真去想就糊里糊涂返乡了,这是导致返乡失败的最大原因。

2013年10月,我回到家乡河南郑州中牟,除了耕种我们家6亩左右的地,还种了我舅舅家的一些地,加起来一共有11、12亩的样子。

我舅舅的地又在另外一个村,这些地七零八落分散在不同的地方,我就疲于奔命,从耕种到收获忙了一年,种植一些玉米、黄豆、黑豆,谷子、花生、红薯,种的挺多样的。

作为一个返乡青年,大家回去基本都会选择生态种植,加上我之前接触的都是生态农场。比如说种植的豆子,会希望是老品种的。我就根据自己知道的,跑到河北的一个山区里面找到原生的种子。

我想种的是需水量不太大的粮食作物,就觉得没有必要浪费这个水,就没有选择灌溉,但偏偏遇上大旱,结果那块没有灌溉的田几乎绝收。这也在当地成了一个笑话,种地不浇田。

除草,不用除草剂,就不得不用人工割。北方是雨热同期,草在那一段时间疯狂长,豆子地里,第一遍草还没拔完,刚拔过的又长起来了了。一个夏天都和草在做斗争。

管理,我们那里已经不再种谷子了,我种了点谷子,老人们提醒我要放鞭炮赶鸟,不然就都被鸟吃了。我当时一是没在意,觉得鸟吃不了太多,二是忙着别的农活,没工夫顾上。结果,结的谷子都被鸟给吃了。

销售,回去之前我真的没想过销售这个问题,觉得好像很自然而然,肯定能够卖出去,即使不卖也不会有什么损失,自己吃了就是。

但因为之前的选择其实是以种田为生计了,所以不得不想办法卖,并且希望走生态产品的途径。

最后通过一些做生态农产品销售的朋友,把产出的农产品卖掉了。剩下些红薯,红薯种的稍微有点多,并且当时就不是以市场为导向,只能自己吃掉或者晒成红薯干。

这是我一年的经历,从中得到的几点教训:

①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返乡,也不一定就非得回到自己的家乡,更不是说返乡就是回去种地。

②一定要大致想清楚返乡的目的以及你要选择的方式,不可轻易决定。

③慎重养殖,因为我当时出于好玩,养了几只小鸭子。有时候根本没有时间喂这些鸭子,还要给他们买吃的,最后怎么处理这些鸭子我也挺头疼的。所以,养的少,占人工不划算,养的多,又需要资金和技术。

④不要觉得回到自己家乡做事就比较容易。我当时就觉得毕竟是自己家,有父母在,有那个关系网络做什么都比较方便,其实回去之后你也会发现,有利有弊。处理这些关系时更是需要小心翼翼,礼数和利益关系都要拿捏得十分到位才不会出错。

⑤没有跟村庄真正建立连接,这是我决定暂时不再返乡的重要原因。虽然我小时候也在村里面住过,但到县城读书后基本上没有再回过村里面。这几年快速城市化,村庄也大变样,我对村子来说已经是一个陌生人了。我也没有办法在村中找到一个自己的位置。想做一点跟村庄有联系的事情也是力不从心。

⑥对于刚返乡做生态农业的朋友,理念要坚持也要妥协。因为先生存下来是第一要务。

7

诗和远方,也在故乡

返乡并非只有农业一条途径,文旅也是独立个体返乡者的选择。

施一白,今年35岁,良食山物创始人,人称:山人小小。

在回到家乡婺源之前,施一白是一名小有名气的自由摄影师,在外闯荡多年。

返乡创业者纪实:这里明明是生我养我的故乡,为什么容不下我的归来?

突然有一天,小小毫无征兆地想家了,想和年迈的父母说说话,想听听稻田里的蛙声。于是,小小立马决定回家,让每一天都过得安稳。

与其他返乡青年不一样,小小返乡后的生活,要诗意得多。用镜头记录着家乡的山水人文,出版摄影作品集,在家乡举办摄影个展,酿造米酒和榨油,开设民宿待人接物。

就这样,小小的乡村生活过得有声有色,比之前过得有意思得多。

曾经担心回乡没有了朋友,事实却变得朋友遍天下。

跟山人小小一样,刘子赋也过着这样的返乡生活。

北京密云水库边的fun空间,并非定义为单纯的民宿酒店,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验空间。主人刘子赋,出生在燕赵之地,从大学到工作,十余年间一直生活在南方。2018年10月,刘子赋第一次回到了密云,开设fun空间,密云虽非出生地,但也算是半个故乡了。

在这里,自己种菜,自己手工,从乡村走出来,再次回到土地上,让刘子赋感觉到日子变得踏实而质感,温暖而多情。

返乡,是一种精神上的回归。又或者说,当我们决定回归土地的时候,哪里都是故乡。

有人永远地离开,也有人拼尽全力地归来。在这片孕育了四千年农耕文明的土地上,最不缺的就是希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乡村振兴网立场,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ydhlweixin@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ermeng.com/lookout/entrepreneurship/57928.html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67176902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