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招商引资

蓝莓成为山区农民“致富果”

眼下,正值蓝莓成熟时节,在保康县过渡湾镇茶庵村高山蓝莓种植基地,一颗颗黑珍珠般的蓝莓挂满枝头。蓝莓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果盘子”,更带动了当地农民在家门口务工就…

眼下,正值蓝莓成熟时节,在保康县过渡湾镇茶庵村高山蓝莓种植基地,一颗颗黑珍珠般的蓝莓挂满枝头。蓝莓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果盘子”,更带动了当地农民在家门口务工就业,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快来到我这儿来摘哟,我这里的蓝莓好甜呀!”5月28日,过渡湾镇茶庵村蓝莓基地正式开园,一大批绿色、无公害的蓝莓新鲜上市,游客们闻讯赶到,前来品尝新鲜的蓝莓。

游客周友华说:“期待了一年的蓝莓终于熟了,听说今天开园,我们就开着车上来了。一遍摘一边吃,味道好得很!”

2010年,保康县引进优质蓝莓种植技术,大力发展蓝莓产业,通过招商引资,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茶庵村全村65户群众以土地山林入股分红的形式加入蓝莓专业合作社,建成2500亩标准化蓝莓种植基地。

全村50余户农民从事蓝莓种植管理,600余人常年在蓝莓种植基地务工,每年蓝莓采摘务工收入近300万元,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致富增收。二组村民罗银绪每年光从蓝莓基地获取的山林租金就高达41000元。四组村民余德华一家仅采摘蓝莓鲜果一季收入就达2万元之多。

过渡湾镇党委书记褚应康介绍,蓝莓产业带动茶庵村48户从事蓝莓种植管理,带动茶庵及周边村600余人常年在蓝莓基地从事采摘、修枝等管理,每年仅务工收入接近270万元,有效带动了群众脱贫增收致富。

李绍青是茶庵村四组村民,自从村里建起了蓝莓基地,全家4口人都在基地务工,仅采摘蓝莓鲜果一季收入就达2万元之多。

“我平时在蓝莓基地搞点管理,现在蓝莓成熟了,我就来摘蓝莓,离家近,摘个100多块钱,收入也稳当,比出去打工保险些。”李绍青喜滋滋地说。

蓝莓产业的发展,还带动假日旅游休闲农家乐的兴起。每年蓝莓旅游采摘节期间,茶庵村12家农家乐收入突破180万元,带动50多人就业。同时还带动了当地土特产的畅销。

襄阳佰蒂蓝莓公司负责人张顺民告诉记者:“我们佰蒂公司以茶庵村蓝莓基地为依托,辐射带动马良、店垭、两峪等乡镇发展蓝莓产业8000多亩,带动3000多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务工,让300多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

近年来,保康县坚持生态农业乡村旅游融合,打造以蓝莓等特色产业为主的观光以及体验式休闲农业基地,通过举办蓝莓采摘文化节,千方百计确保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乡村振兴网立场,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ydhlweixin@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ermeng.com/news/16158.html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67176902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