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坚决制止餐饮浪费(有的放矢)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优良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优良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深刻认识到爱惜粮食就是尊重劳动,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粮食生产是一个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过程。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是对粮食来之不易的生动描述。粮食从农田到餐桌,需要经过种植、管理、收获、运输、储藏、加工等诸多环节,需要农民、购销人员、生产加工人员、食品烹饪人员等众多劳动者参与,凝结着无数劳动者的辛勤劳动。爱惜食物、反对“舌尖上的浪费”,不仅是对广大劳动者劳动成果的珍惜,也是对广大劳动者及其辛勤劳动的尊重。我们大家都是劳动者,都应像期待别人尊重自己的劳动一样尊重其他劳动者的付出。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社会真正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

  小小餐桌,承载着中华民族珍惜粮食、尊重劳动的优良传统,关系社风民风和国民价值观念。珍惜食物、制止餐饮浪费不是个人小事,而是关系国计民生、千家万户的大事。珍惜食物、制止餐饮浪费,需要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团体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要加强“克俭于家”、厉行节约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牢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观念,培养节约习惯,自觉抵制餐饮浪费行为。除了消费者要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餐馆、食堂、超市等各方都要积极参与,在多环节全链条系统解决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环节的粮食浪费问题,合力把好节约关。此外,还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建立健全鼓励节约、整治浪费的长效机制,让勤俭节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崇俭抑奢成为全社会的文明追求。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珍惜每一粒粮食、爱惜每一片蔬菜、节约每一滴油料,就是对劳动的尊重、对劳动者的敬仰、对大自然的敬畏。只要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争做节俭消费的实践者、传播者、监督者,就一定能制止“舌尖上的浪费”。

  (作者为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04日 09 版)

(责编:杜燕飞、勾雅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乡村振兴网立场,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ydhlweixin@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ermeng.com/news/4338.html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67176902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