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基庙镇百子庵村作为石首市乡村振兴示范村(产业型),为抓好产业示范引领,该村持续强化产业发展,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让党旗飘起来。百子庵村位于石首市南部城郊,距离石首市中心城区5公里,全村国土面积5.2平方公里,共有13个村民小组,辖一个中心村庄怡雅新社区,人口2785人,现有农户701户,耕地面积4405亩。现有党员62人,村“两委”干部6人,含后备干部1人,市民政局派驻驻村工作队3人。在百子庵村党支部带领下,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贫困户”发展模式,于2014年10月成立村办合作社–石首市霞松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278人,现有农机设备10余台,专业机手15人。百子庵村“两委”一班人,一手抓基层组织建设,一手抓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了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2019年村党支部被评为优秀基层党组织,支部书记被评为市级优秀共产党员。
产业龙头,让经济活起来。百子庵村“两委”创新水稻种植模式,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贫困户”发展模式,先后开发出鸭蛙稻再生稻2000亩、优质水稻2000亩、紫糯稻示范区三大种植模式,由单户生产改为集中连片合作种植,由单季中稻改为一季双收的再生模式,由常规化学防治改为绿色综合防控,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发展转型。该村办合作社带领村民发展绿色产业,既壮大了集体经济,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目前,该村已建成鸭蛙稻示范基地2000亩,辐射带动优质特色水稻2000亩,紫糯稻实验基地100亩,带动农户700多户增收。
建强基础,让环境美起来。自2018年以来,先后向上争取乡村振兴示范村专项资金213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示范组创建。其中,116万元用于百子庵村3组产业基地示范组建设,加装路灯36盏,铺设休闲道600米,改造村民房前屋后菜地49户,加装菜地护栏1000米,硬化铺设彩砖49户,建设鸭蛙稻共生观赏平台1处,设置乡风文明家风卡通牌49处。其中,97万元用于清洗土沟渠2000米,通组入户公路2.3公里。另外,争取造林绿化专项资金40万元,用于村内主次干道和生产路绿化。争取53万元,用于和红公路整修,争取农田整治专项资金470万元,用于高产农田项目建设。向市电力公司争取项目资金400余万元,用于第二次农村电力设施改造,解决全村低电压现象。目前,百子庵村通组入户公路达到95%,沟渠硬化率达到70%,土沟渠清淤率100%,村主次公路造林绿化100%,人居环境得到一定改善,拆除危房空心房15处,农户自行改厕500户。
绿色发展,让村庄绿起来。该村依托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实施水稻实验示范、特色水稻种子筛选、土肥配置、稻瘟病稻飞虱监测、院士专家科技服务等种植项目,走出了一条“两减两增”(减药100%,减肥50%,比单季中稻亩产增产250公斤,亩平增收1500元)的绿色发展之路。与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华中农业大学、荆州农科院、长江大学农学院、石首专家大院合作,开展院士专家科技服务“515”行动;与省双水双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双水双绿产业示范基地;与荆州农业科学院、长江大学农学院合作,开展稻鸭蛙生态种养模式建构试验服务。先后接待了南南合作组织、农业农村部耕保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四川省农科院、湖北省农科院调研鸭蛙稻生产模式,承办了全国绿色防控和省级绿色防控现场会3次。通过开展技术合作、科研交流、院士专家科技服务等一系列活动,2018年,被评为荆州市示范合作社,2019年,鸭蛙稻大米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认证,百子庵村探索出了一条农业面源污染少、水稻质量优、村民增收稳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