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招商引资

石首市桃花山镇:乡村旅游带动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世外桃花源,人间桃花山。 桃花山古名东山,相传春秋末期越国大夫范蠡携西施来到东山,见山秀水美,便归隐鹿角峰,更名易姓,制陶为生,世称陶朱公。二人在东山上遍栽桃树,桃花盛开时,满山粉…

世外桃花源,人间桃花山。

桃花山古名东山,相传春秋末期越国大夫范蠡携西施来到东山,见山秀水美,便归隐鹿角峰,更名易姓,制陶为生,世称陶朱公。二人在东山上遍栽桃树,桃花盛开时,满山粉色烂漫,十里八乡的人都能看见。后来,人们就改称东山为桃花山。

桃花山下,石首市桃花山镇李花山村重峦叠嶂,溪水潺潺,鸟语悦耳。五一假期,该村迎来旅游小高潮,村支部书记刘家尧介绍,5月1日至5月5日,李花山村游客接待量近10万人次。

李花山村年游客接待量近50万人次

“鹿角峰风景秀丽,桃园小镇娱乐项目新颖,红军学校氛围浓厚,不虚此行。”五一假期,石首市云袖服饰公司50多人分两批在李花山村团建,员工纷纷表示体验感强,玩得很开心。

刘家尧介绍,李花山村位于桃花山省级风景区核心区域,倚靠范蠡西施隐居的鹿角山峰,环抱三菱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建有红军树革命烈士纪念园,自然资源、历史人文景观丰富。近年来,该村依托区位、生态等优势,招商引资一批文旅企业,着力打造生态游、红色游,激发乡村旅游活力。自2014年起,每年接待游客量在50万人次左右。

为做强文旅产业,李花山村加大投入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一期项目投资276万元,推行全村环境整治,绿化庭院,修建道路,建造文化广场,2020年已竣工。二期计划投资281万元修建三菱湖观景台、农产品销售便民服务亭,桃花苑周围环境整治及产业升级改造等,目前正在建设中。

刘家尧称,2018年,鄂旅投集团在李花山村投资建设“桃源小镇”,规划用地4000余亩,建设“一峰三里二十四景”,即鹿角峰核心景区,花田里、桃源里、稻香里三“里”景区和24个趣味性、互动性景点。目前,“桃源小镇”生态园、商业街、星光原野七彩花田等景点已建成。刘家尧说,桃源小镇项目建设只是开了个头,村里今年又有4.5亿元投资项目开工建设,旅游业势头喜人。

乡村旅游带火40余家农家乐

“乡村旅游乡村打工不出村 农家乐乐农家致富就在家”,刘家尧称这是村里一家农家乐自写的春联,村旅游产业发展起来后,全村21个小组780余户,有40多户在自家办起了民宿农家乐,“家家年收入都不错,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

漆家铺农庄仅三间土坯房,院子前有一方小池塘,池塘边一棵榆树枝繁叶茂。来先生一家五口趁假期从广州赶回石首祭祖,到李花山村旅游,专程来这家农家乐吃饭,“老房子,家乡菜,回味乡愁,别有一番滋味。”老板刘玲玲介绍,5月1日当天,店里来了100多名游客吃饭,日营业额3000多元,一家三口忙得不可开交。

游客多了,村民们在自家门口卖土特产品。“物流成本降低,农产品附加值提升,皱皮柑、竹笋、土鸡、土鸡蛋等农副产品卖得俏。”62岁脱贫户何善进称,五一期间售卖土鸡、土鸡蛋,进账近1000元。

目前,李花山村成立吴家垱血红桃种植专业合作社、虾稻连作合作社、土鸡养殖协会、李花山皱皮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桃花苑果蔬专业合作社等多种经济组织,助推特色农业发展。村委会成立劳动力服务公司,安排本村100多人在鄂旅投集团就业,带动农户增收。

树文明村风,村民都是旅游形象代言人

“发展乡村旅游,文明村庄创建工作必须跟上去。”刘家尧称,村两委出台李花山村文明公约,开展“笑迎四面八方客,争做景区文明人”活动,号召全体村民参与文明创建活动,倡导村民举止、穿着文明得体,让每一位村民都成为本村旅游形象代言人,共同打造文明旅游环境。现在,该村有10名环卫人员全天保洁,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显露成效,力争把每一个庭院、每一条沟渠,每一条道路都建成旅游景点。

在镇政府和村两委的努力下,李花山村扛回5块国字招牌和3块省级招牌,荣获全国文明村、国家森林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绿满乡村、国家康养休闲示范村、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旅游名村、省新农村示范村等称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乡村振兴网立场,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ydhlweixin@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ermeng.com/news/4782.html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67176902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