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招商引资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和推进乡村振兴事业中再立新功

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三农”工作重心转向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扶贫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履行好职能职责,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在巩固拓展…

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三农”工作重心转向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扶贫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履行好职能职责,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和推进乡村振兴事业中再立新功。下面,我结合省委、省政府《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就如何做好荆州“衔接”这篇大文章,谈谈个人的学习体会。

一、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

一是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对现有帮扶政策进行分类梳理,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该调整的调整,确保政策连续性,防止急刹车。

二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合理确定监测标准,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建立健全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形成工作闭环,确保动态清零。通过农户主动申请、乡村干部走访排查、相关行业部门筛查、大数据比对等途径,加强易返贫致贫人口及时发现和动态核查。对有劳动能力的,坚持开发式帮扶方针,强化产业、就业等帮扶;对无劳动能力的,强化兜底保障,确保基本生活不出问题;对遭遇重大自然灾害或家庭重大变故的,实行“一事一议”。

三是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继续保持“两不愁三保障”和社会保障类政策总体稳定,适时调整优化产业就业支持发展类政策,积极研究制定一批新的支持政策。延续优化教育帮扶政策,落实义务教育“双线控辍保学”责任制,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坚持“县域内”“政策范围内”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保障,将脱贫攻坚期地方自行开展的其他保障措施资金统一并入医疗救助基金,分阶段、分对象、分类别逐步取消不可持续的过度保障政策。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政策,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唯一住房鉴定为C、D级危房的,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做到应改尽改、应补尽补。完善饮水安全应急保障机制,有效应对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安全饮水不稳定或季节性缺水等难题。

四是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按照公益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到户类资产进行分类梳理,全面摸清扶贫项目资产底数,县、乡、村建立资产台账。对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公益性资产,要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细化管护标准,落实管护经费,确保继续发挥作用;对特色产业基地、光伏扶贫电站、扶贫车间等经营性资产,要明晰产权关系,资产收益重点用于项目运行维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公益事业等;确权到农户或其他经营主体的扶贫资产,依法维护其财产权利,由其自主管理和运营。

二、扎实推进乡村振兴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一是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加强产业谋划,因地制宜,构建具有乡土特色和资源优势的产业体系,每个县(市、区)培育1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链。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断补链延链强链,推进产业全链条发展,逐步实现粮油、特色淡水产品、生猪等大宗农产品原材料不加工不出市。突破性引进重大项目,大力推进农业招商引资;突破性培育提升龙头企业,盘活一批经营困难龙头企业,支持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突破性建设标准化专用原料基地;突破性提升农产品流通体系,科学布局,改造提升,构建“大流通”;突破性培育精品品牌,大力开展荆州精品农产品品牌提升计划;突破性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加强市级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二是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对居民点、生产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社会事业设施等建设作出规划安排,依规开展建设。加快补上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突出短板。大力实施农村道路畅通、乡村清洁能源建设、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和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工程,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邮政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开展农村户厕摸底,提升改厕质量,实现2025年基本普及卫生厕所,加强乡村生活污水治理,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三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抓好乡镇、村集中换届,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建立健全村级后备人才库,完善第一书记选派制度,加大在优秀农村青年中发展党员力度。依托长江大学、荆州职院等高校继续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培养大学生村官。每个村培训农村致富带头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人才3—5名。研究建立农村基层干部工资补助待遇稳定增长机制。常态化推进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落实“四议一审两公开”“三务公开”,开展村规民约示范提升行动。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有效途径。

三、为有效“衔接”提供强有力制度保障

一是强化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健全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县市区委书记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建立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市县党委和政府负责同志都要确定联系点。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围绕“五大振兴”目标任务成立专项小组,设立工作专班。加强各级党委乡村振兴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强化决策参谋、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促检查等职能,每年分解“三农”工作重点任务,落实到各责任部门,定期调度工作进展。集中力量统筹推进帮扶,将全市行政村(农村社区)划分为若干个片区,每个片区3—5个村,按片区组派驻村工作队,10—15年内保持稳定不变。

二是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力度。优化涉农资金整合长效机制,探索市场化投入机制。财政专项资金适当向乡村振兴重点乡村倾斜,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不低于50%。解决好非贫困村与贫困村投入差距问题,保持发展均衡。集中财力办大事,杜绝撒胡椒面,按每村不低于1000万元建立项目库,用十年左右时间,每年统筹整合不少于15亿元,分片区分批次,压茬推进,实现行政村(农村社区)乡村振兴工程全覆盖。在落实好一家一户小额信贷的基础上,加大金融对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用地需求。落实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优先支持乡村振兴要求。

三是健全考核落实机制。严格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报告制度,各级党委、政府要及时向上级报告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及时向本级党委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报告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单位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加强考核结果应用,健全问责约谈制度,推动政策举措落实落地。

(作者:荆州市政府扶贫办副主任刘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乡村振兴网立场,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ydhlweixin@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ermeng.com/news/4800.html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67176902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