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在长岭岗村食用菌种植基地里,一排排整齐的菌棒袋上长出一簇簇圆润饱满的平菇,工人们正忙着采摘、装筐、搬运、装车,一派繁忙景象。
“这里是我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产业基地,主要解决安置点后续产业扶持问题,确保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让脱贫攻坚在乡村振兴中持续开花结果。”麻城市黄土岗镇长岭岗村党总支书记吴金良说道。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长岭岗村瞄准食用菌市场前景,借助后扶项目资金和村集体自筹配套资金,将集体原有闲置的活禽养殖场改造为占地40余亩的菌菇种植基地,改造三大车间,新建13个种植大棚,包含成品区、生产区、原料存放区、待生产加工放置区等4个产业区间,架菌棒共10万余根,增强“造血”功能,加快农民致富步伐,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
“春天正是适合菌种生长的好时机,我们的种植技术也成熟了,现在基地的菌棒存活率能达到98%以上,订单更是源源不断、供不应求!”长岭岗村干部黄东亮说道。
长岭岗村以承包的方式将基地经营权承包给麻城市良茂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每年上交10万元给村委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益。每到出菇高峰期,新鲜的平菇日产量超过3000斤,再由线下打包配送到各学校、超市进行销售,线上电商平台销售,年产值可达100万元。通过承包基地经营权和销售新鲜平菇,基地每年可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
基地流转脱贫户土地34亩,生产高峰期用工达50人/天,其中脱贫户长期用工16人,还聘请了技术员进行专业技术指导,带动长岭岗安置点38户51人实现脱贫增收,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解决了村里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工作难、无收入的问题,有效激发了农村创业活力,实现产业扶贫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这里是给大伙提供家门口就业机会和劳动技能的‘福地’!我们家三口人,妻儿都患有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每月至少得花费1000元。自基地建成后,我们不仅能在家门口吃到新鲜的菇子,还能依靠每月获得的务工费,维持家庭正常生活。”在基地务工的脱贫户吴德焕说。
小小“金”菇让长岭岗村发生了大变化。下一步,长岭岗村将继续做好基地大文章,进一步提高蘑菇品质,新上蘑菇品种,延长上下游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打造长岭岗食用菌特色品牌,带动更多群众走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致富新路。(通讯员江叔青 万菊萍高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