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监利市创新举措,大力探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
一、在巩固“三基”上夯实夯牢
一是巩固党建基础。大力实施“红色头雁工程”,抓好贫困村党组织书记选配工作,严格实行村(社区)党组织初审、乡镇党委复审、市级部门联审的“三级联审”制度,严把选人标准,加大对不胜任现职的村党组织书记调整力度,全市115个贫困村“两委”干部实现了配优配强,并选派优秀市乡机关干部到贫困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以村(社区)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村级班子,有效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吸引力、提升凝聚力。市委组织部确定9个贫困村党组织纳入2020年的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整顿,一村一策制定整顿方案,目前已经基本整顿完成,切实建强了贫困村战斗堡垒。坚持“四个不摘”,保持扶贫队伍基本稳定,确保帮扶力度不减、工作不断档,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是巩固脱贫基础。保持帮扶政策稳定,在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危房改造、产业发展、就业帮扶、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兜底保障等方面扶持力度不减。保持扶贫小额信贷等政策稳定,对受疫情影响还款困难的贫困户,适当延长还款期限。同时,结合监利实际,出台了《关于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意见》,做到事前预防与事后帮扶相结合,进一步加大对因疫情灾情影响或其它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的排查力度,加强动态监测,扎实开展“两类对象”监测帮扶工作,全市确定脱贫不稳定户677户2021人、边缘易致贫户923户3045人。市财政投入150万购买“防贫保”,并落实小额信贷、危房改造、就业帮扶、社会保障等差异化精准扶持政策,确保不因疫因灾致贫返贫。
三是巩固集体经济基础。出台了《监利市化解村级债务实施方案》,将化解村级债务与加强乡村治理、发展集体经济、规范“三资”管理相结合,通过争取政策、流转土地、引进项目、盘活资产等多种措施,实施农村集体经济振兴计划,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前,全市通过“三资”专项治理,共化解村级债务908.88万元、清收和收缴违规资金469.86万元、合同清理追缴承包费641.33万元。严格落实《监利市财政扶贫资金(项目)资产管理办法》,对脱贫攻坚以来使用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涉农整合资金等投入形成的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厘清权属关系,确保扶贫资产持续发挥效益。
二、在抓好“三业”上做大做强
一是抓好产业。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义。全市依托“双水双绿”(绿色水稻、绿色水产)等主导产业,着力探索拓宽“特色主导产业+示范区+贫困村”“现代农业园区+企业+基地+贫困户”等产业扶贫路径,完善带贫机制,带动贫困户联动发展。以绿色水稻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区为引导,打造“监利大米”品牌基地,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市共建万亩绿色高产高效核心基地2万亩,再生稻基地30万亩,辐射贫困村115个。以稻虾共育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引导,大力发展健康养殖,小龙虾产业由大变强,养殖面积达到90万亩,年产量15万吨。以打造水生蔬菜特色示范区为引导,巩固优质水产养殖基地,创建藕带、莲子、菱角、莲藕、荷叶茶等特色品牌,培育生产、加工、销售、冷链、物流等蔬菜发展全产业链条,带动周边贫困户增收。在各项措施的引导下,实现了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
二是抓好就业。全市各级帮扶干部都积极协调,牵线搭桥,让贫困群众实现就业脱贫、就业致富。特别是2020年受疫情影响,一些贫困群众不能外出务工实现就业,我市进行“点对点”输送返岗,先后与广东东莞、中山、顺德、佛山、湖南岳阳、浙江宁波等地建立劳务协作关系,与广东智通、中山快招等人力资源公司开展劳务对接。首场中山与荆州劳务对接人力资源招聘活动在我市成功举办。疫情期间,全市开通“点对对、一站式”服务专车862车次,参加荆州市组织的7趟返粤专列7趟,分批次向浙江、湖南、广东等地输送返岗复工2472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47人。同时经过充分摸底排查,充分利用政策,全市开发防疫消杀、河道保洁、垃圾清扫等公益岗位1139个,让贫困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确保收入不受影响。
三是抓好创业。经过几年的脱贫攻坚,特别是致富带头人的培育,一些贫困户不仅自己脱了贫,而且还带动其他贫困户一起脱贫。荒湖管理区南湖分场 贫困户董同合大力发展养殖,不仅自己顺利脱贫,还带领当地近20名养殖户走上了致富路,成为“最美监利人”。一方面,我市持续抓好致富带头人的培育,加强培训引导,争取政策支持,让更多的脱贫群众成为致富带头人。另一方面,注重人才的引进,积极引导创业能人引领带动贫困群众创业就业增收致富。有条件的村,支持设立村级扶贫创业扶持基金,用资金奖补的形式鼓励群众大胆创业,用小资金撬动大发展。
三、在提升“三力”上增能增效
一是提升攻坚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基层干部攻坚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脱贫成果能不能巩固拓展好,关系乡村振兴的开局能不能开好。我市坚持不懈开展基层干部能力提升行动,大力培养知农村、懂农业、爱农民的基层干部队伍,做到既有满腔热情,又有实际本领。
二是提升治理能力。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当前随着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减少,许多地方出现村庄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现象,农村“三留守”问题突出;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制度不健全;一些地方不良风气盛行。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我市积极探索,大力组织开展法治知识、法治精神的普及宣传,联合法院、司法所或律师事务所开展一些法律扶贫活动,提升农民特别是贫困群众的法治意识,通过把村民自治、法治、德治结合起来,创造了不少鲜活的、接地气的治理方案,营造了风清气正、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
三是提升内生动力。监利市把扶贫扶志、志智双扶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通过教育培训、典型选树、奖励激励等多种方式,一方面让贫困群众用一颗感恩之心回报社会,用一颗上进之心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真正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实现贫困群众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要我致富”向“我要致富”转变;另一方面,让更多的群众看到乡村面貌的变化、看到基层干部作风的转变,让更多的群众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