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洪湖岸边的洪湖旅游港热闹非凡,上班员工们正在清洗旅游艇,有的谈笑风声,有的唱歌跳舞,尽情享受春日的暖阳和新年的喜悦。
一位年纪五十有一、戴着太阳镜的先生站在甲板上大声地说:“各位女士、先生,大家新年好!今天,我给大家唱唱‘洪湖水浪打浪’这支歌,好不好?”“好,好”。顿时一阵掌声响起。这位先生清了清嗓子,一曲“洪湖水浪打浪”的歌回响在洪湖岸边的旅游港上空。
他叫李金存,是洪湖市上岸渔民,在洪湖旅游港工作,为鄂洪港旅06号驾驶员。2017年,他家上岸后,政府给了10万元的补贴,让他在新堤城区购买了商品房。这位来自江苏的夫妻俩弃船后在洪湖旅游港上班,也逐步适应了城市生活,感受了党的政策的温暖。他出自内心的激动,感恩党委政府的深情厚谊,感谢党的惠民政策。
同日,在湖北华贵食品有限公司,一位叫刘俊亮的渔民,
2017年上岸后,在无任何技能、打零工收不稳定时,2019年政府安排他到湖北华贵饮品厂上班,爱人在洪湖威弘鞋业上班,两人月综合工资7000多元,一年脱贫。他牛年初八在湖北华贵食品有限公司当作员工们深情地说:“我要感谢党,感谢政府啊”。
2017年,渔民上岸后,洪湖市及时成立上岸渔民就业服务站。委托洪湖市众信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管理,为全市上岸渔民提供信息调查、用工对接、政策咨询等服务,成为政府与上岸渔民有效沟通的桥梁,联系的纽带,就业服务的平台。全力让有就业意愿劳动力全部实现就业。全市通过实施“五个一批”计划(以驻外劳务机构为纽带,组织外出就业一批;以市内企业为主渠道,实现就近就业一批;以建设“三个洪湖”为目标,鼓励自主创业一批;以定点就业培训机构为依托,实现技能就业一批;以公益性岗位为重点,实施兜底保障安置一批),在上岸渔民安置点设置就业服务工作站,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建立岗位信息常态化推送机制,使有劳动就业意愿403人全部实现就业,其中公益岗位90人,外出务工102人,本地威弘鞋业、井力水产、德炎水产、蓝光电子等企业务工211人,就业率100%。着力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全市60岁以上的上岸渔民按照“到龄即补”的政策,每月按时领取最低生活保障费。
2017年以来,洪湖市加强集中安置区服务点建设,在小港统建点、和泽园、兴业小区等三个渔民上岸安置集中点设置服务点,逐步完善村民自治、群团组织、治安防控等机制,上岸渔民享有社区居民同等待遇,引导上岸渔民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解决上岸渔民的实际困难和矛盾纠纷,确保上岸渔民安置点和谐稳定,实现了上岸渔民“一套住房、一份保障、一份工作”的工作目标,从而提升了上岸渔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崔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