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麻城市集中发展特色产业 多措并举助推经济腾飞

近年来,麻城市坚持以点破面集中发展特色产业,打响品牌优势,全力畅通产销对接关健渠道,充分运用最新农业科研成果,多措并举构建农业产业化体系,让大别山区、老区麻城市焕发经济腾飞活力。 …

近年来,麻城市坚持以点破面集中发展特色产业,打响品牌优势,全力畅通产销对接关健渠道,充分运用最新农业科研成果,多措并举构建农业产业化体系,让大别山区、老区麻城市焕发经济腾飞活力。

麻城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中段南麓、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版图面积3747平方公里,人口126万,辖24个乡镇(办、区、园、场),既是红色古城、杜鹃花城、交通新城、特产名城,又是中国菊花之乡、油茶之乡、板栗之乡、花岗石之乡和省级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拥有杜鹃花、福白菊、玫瑰花、山茶花、杏花等“五朵金花”。

找准发力点,把特色和品牌整合起来。

围绕特色做文章,重点抓好1—2个主导产业,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近年来,麻城市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花经济”,集中精力发展菊花产业。一是在领导力量上集中,由市委常委牵头,组建菊花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立了菊花办,统筹全市菊花产业发展;二是在资源要素上倾斜,整合设立2000万元的菊花产业发展资金,实施“扩规模、引龙头、提品质、建小镇、创品牌”五大行动,已有10个乡镇种植菊花,面积达10万亩,高标准建设百里菊花画廊、国家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和菊花特色小镇;三是在品牌打造上发力,整合全市菊花产品、品牌资源,着力打造麻城“福菊”公共品牌,连续8年举办菊花文化旅游节,“麻城菊花,福泽万家”口号全面叫响;四是在特色优势上挖潜力,聚焦药食同源这一特点,创新“福菊宴”示范工程,先后被评为中国菊花创新发展之城和中国菊花美食地标城市。目前,麻城市菊花系列总产值30亿元以上,带动3万余贫困人口脱贫。

找准切入点,把产业和市场对接起来。

始终坚持市场导向,围绕市场需求做好供给侧文章。一是打造有支撑作用的农业龙头企业,对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支撑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旗帜鲜明地予以支持。麻城市大自然菊业,既是一个龙头企业,也是一个易迁安置点;既是农业项目,也是旅游项目;既是扶贫企业,也是行业的示范企业。通过建立龙头企业分类支持机制,统筹项目、资金、资源对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分类奖补、精准扶持,重点帮扶带动能力强、加工能力强、销售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和发展潜力大的“四强一大”龙头企业;二是培育有引领作用的农村经营组织,发挥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引领、联结市场的作用,重点支持能带动贫困人口增收的合作社做大做强。兆至农业合作社通过帮提供技术、帮收购产品、帮运输销售的“三帮”模式,带动宋埠彭店村90%以上的农户发展蔬菜种植,户均增收3000至5000元。2020年兆至农业被评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是建立有带动作用的利益链接机制,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通过政府奖补,引导龙头企业通过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将部分收益让利给农户,共享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果。

找准结合点,把专家和农民联系起来。

麻城市积极探索高新科技与农业生产合力,通过市校合作的形式,把最新的科研成果,通过专家推广到农业生产一线,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近年来,麻城市积极与南京农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就菊花产业多层次开展合作,建立菊花产业标准化生产体系。一是提升了产品品质,与南京农业大学共建福白菊原种保护中心,成功培育福白菊标准脱毒苗600万株,菊花品质明显提升,亩均增产50%、增收1500元以上;二是培育了一批技术人才,推行“1+X”人才工作模式,助推菊花产业发展。先后引进湖北工业大学陈茂彬、周承等教授创新团队,通过现场培训、一线指导、外出学习等方式,培育专业化技术型菊农1200余人,大大提升菊农种植技术和水平;三是搭建了科研转化平台,成立省级菊花质检中心,构建了福菊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与湖北工业大学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发菊花食品、菊花护肤品、菊花艺术品等产品800多款。

(作者:邹功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乡村振兴网立场,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ydhlweixin@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ermeng.com/news/5127.html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67176902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