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扶贫手记:我在江陵县杨渊村的日子里

我是一名帮扶责任人,2016年,我有幸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扶贫工作队长、村第一书记。时光荏苒,斗转星移,转眼四年半的时间过去了,四年多来,无论寒冬还是酷暑,无论是奋斗中的辛苦还是成功的…

我是一名帮扶责任人,2016年,我有幸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扶贫工作队长、村第一书记。时光荏苒,斗转星移,转眼四年半的时间过去了,四年多来,无论寒冬还是酷暑,无论是奋斗中的辛苦还是成功的欣喜,我和我的工作队员们毅然决然扎根农村,在江陵县马家寨乡杨渊村这片贫困的土地上,从事着根除贫穷摆脱贫穷的事业,回望四年多来的每一个春夏秋冬,我们始终以贫困户为中心,实现了整村脱贫,一步步的改变着村容村貌。

在“特色”上下功夫,把香菇产业园变成“聚财园”

刚到杨渊村时,我们面对的就是江汉平原农村最常见的种植模式,春种水稻,冬播油菜,一年的劳作换来的是一点点微薄的利润,多少年来这种模式就一直没有改变过。各类扶贫培训会上,收到的扶贫文件上,新闻媒体上都说要精准扶贫,扶贫的重点在扶产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发展扶贫产业,怎么发展?怎么扶?从哪里扶起?路在何方?

通过走访,大多数老百姓说:“我们种了几十年的田,就只能解决一个温饱问题,种田我们是能手,但靠种田发财几乎不可能,丰年粮食价格卖不起来,灾年更是收效甚微”。如何发展扶贫产业成了一道难题,遇到问题怎么办?在困难面前我们别无选择,唯一选择就是想办法,找办法。于是兵分两路,一批人走出去,学经验,找靠山,一批人上网查找信息,找方法,每天收看中央7台的致富经,在一阵忙碌、思考、讨论之后,最终得出结论:发展现代农业才是农村农业发展的出路,发展能够抵御自然灾害的设施农业、装备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才是希望之路、富民之路。

于是我们顺藤摸瓜,通过苦苦寻找,多方打探,终于在2017年底实现了杨渊村和民华现代农业发展公司达成协议:我们杨渊村按照要求建设160个160m2的标准食用菌大棚,在保证水通、路通、电通的情况下,整体承包给民华农业,5年承租费57万元,5年到期后可继续续包,民华农业承诺安排一定数量的贫困户到基地打工或承包大棚。联姻之路并不平坦,中间的合作几次差点夭折,但是好事多磨,通过几年的苦心经营,2020年民华农业香菇种植实现了市场和技术的双突破,迎来了全面盈利的高光时刻,香菇菌棒良品率由70%上升到99%,一个标准棚可容纳菌棒3000多个,每个菌棒除去成本后净利达到了3-5元。

据香菇基地每天的生产数据统计,一个标准棚可获收益逾万元,民华农业顺应形势发展已形成了产、供、销、技、工、贸一条龙服务,小小香菇产业园如今变成了“聚财园”,香菇基地的负责人高兴的说:“今年的香菇品质优、产量高、价格好,不愁销,一派丰收的景象”。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公司、贫困户、村集体经济共同获利的良好局面。

在“盘活”上下功夫,将废弃的造纸厂建成光伏发电站

说起杨渊村建起了全江陵县最大的光伏发电站,真多亏了一个关键性的人,这个人就是时任江陵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林克亮局长,2017年林局长对口联系我们杨渊村精准扶贫工作,林局长是村里的常客,他念念不忘杨渊村的发展,每个月都要到村里来调研,有一次他像发现了一个新大陆似的,高兴地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全县17个贫困村正愁找不到地方建光伏发电站,你们村里这个废弃闲置的造纸厂正是建光伏发电站的好地方。

据林局长说,全县17个贫困村获得了扶贫光伏发电项目,1个村计划投资40万,装机容量50KW/h,县扶贫办考虑耕地占用是红线,集中联建能达到高效节省的目的,决定集中联建。一石击起千层浪,这个信息犹如一剂兴奋剂在我们杨渊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心中激起了层层浪花,一时间围绕建光伏发电站的议题就成了大家讨论的高频话题,一方面大家央求林局长帮忙向县里多争取争取,林局长也真是路没少跑,话没少说,苦口婆心讲道理做工作,另一方面,大家分头到县里乡里做工作。真可谓思维脑洞打开,多方全力争取。多方争取的力量正好迎合了县领导的设想,于是一个占地2万平米,总装机容量850KW/h的光伏发电站在杨渊村落成了。

努力争取的辛苦和艰难自不用说,但收获的喜悦更加弥足珍贵,光伏电站建起后,专门承包给绿创公司实行专业化管理,杨渊村近水楼台先得月,村里安排了一名贫困户到电站负责卫生环境管护,可获得打工收入10800元/年,实现了贫困户就业;村2万平米土地承包费一年就可获得3万元,村每年发电收入可达到4.5万元左右,仅此一项为村集体经济创收达到了每年7.5万元。就这样一个废弃的造纸厂,变成了光伏发电的“聚宝盆”。

在“精准”上下功夫,让“苦恼”人变成“幸福”人

说起精准扶贫工作,刚开始进村时我们面对的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以往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我们一群扶贫人刚刚到杨渊村时,真可谓是一群“苦恼人”,好多的问题困扰着我们每一个人,怎么和贫困户建立联系?怎么落实党的扶贫政策?怎么按照一户一策开展帮扶?怎么能方便及时的找到每一个贫困户家庭住址?怎么帮助贫困户排忧解难?怎么有效消除老百姓疾苦?万事开头难,刚开始事情太多,一群“背井离乡”的工作队员既要熟悉陌生的环境,又要迅速打开工作局面,真是太难了,恰逢此时,市、县、乡都开展了扶贫业务知识培训,工作队员与村干部交流互动,大家聚在一起商议如何开展工作,如何理清思路,如何尽快熟悉全村环境,人心齐、泰山移,大家思想逐步统一,随之我们明确了责任分工,拿出了中长期扶贫方案,工作队员自己动手,绘制出《杨渊村贫困户住址分布示意图》、《杨渊村贫困户基本情况一览表》,挂图作战,示意图一览表中包括了贫困户姓名、门牌号、致贫原因、联系方式等大量信息,为了让每个贫困户知道自己享受的扶贫政策,我们在逐一建立完善贫困户档案资料的基础上,率先推出了《杨渊村贫困户信息袋》交由贫困户保管,一年后,江陵县统一制作下发了《杨渊村贫困户明白袋》,我们还建立了《杨渊村扶贫工作队员联系贫困户制度》,形成了常态化工作队员与分管区域贫困户经常联系的制度,建立了扶贫微信群,制定了《杨渊村贫困户“一帮一”制度》,充分发挥了机关干部帮扶贫困户的作用。

这些制度和举措让帮扶更精准、更具体方便,更好的抓落实。各项健康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就业扶贫、产业扶贫、危房改造扶贫等政策做到了应落实尽落实,针对杨渊村因病致贫贫困户达到57%的现状,我们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医疗机构到村开展义诊,先后有中华复康医院、爱乐眼科、市妇幼保健院、开心中医门诊等到村开展了义诊活动,深受杨渊村老百姓欢迎,为了将“扶贫”“扶志”相结合,我们专门联系到中国传统文化宣传团体到村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演讲演出共8场,不断引导广大村民和贫困户勤劳致富、科技致富,通过农业科技知识培训,有一批贫困户开始发展庭院经济、特色经济,有28户贫困户发展了稻虾种养产业,有一批贫困户发展了葡萄产业、荆半夏药材种植等,为了不断改变杨渊村生产生活环境,我们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投入修路、修桥、架路灯、疏挖沟渠等,现如今,杨渊村主干道已扩宽到7米,硬化道路组组相连,家家通电网,户户通自来水,广播电视普及到户,通信光纤电缆网络全村,村民使用清洁能源,路灯亮化,绿化美化,垃圾集中清运,村容整洁,庭园经济生机勃勃,村医务室、村小学近在咫尺,村民安居乐业。

在这一幅幅美丽画卷背后,都是一群扶贫人默默的付出和奉献, 我们有3个工作队员刚入村投入扶贫一线时,小孩分别读幼儿园,小学和初三,现如今他们的小孩都分别上小学,中学,大学了,曾有多少个夜晚,大家都相继架起手机给孩子进行远程视频作业辅导,对着手机喊破嗓子的一幕幕真让人伤感。工作队员常年5天4夜住在村里,有的因为基层条件差,被子潮气重,几年下来得了风湿关节炎,不得不接受针灸治疗,有的因为水质原因或水土不服,得了肾结石、肾积水等疾病,但面对现如今贫困户脱贫后的生活,来自各方面的肯定和嘉奖,这些工作队员脸上洋溢出发自内心的笑容,充满了幸福感和成就感,真可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一群“苦恼人”现如今变成了“行善积德”的“幸福人”。(荆州市国资委驻村工作队长、村第一书记 赵常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乡村振兴网立场,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ydhlweixin@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ermeng.com/news/5205.html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67176902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