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绿色产业圆了山村“脱贫梦”

“老人家,这油菜长得好啊!种了多少亩,到明年又是一笔好收入咧!”12月1日,在黄冈市英山县石头咀镇大屋冲村农民余准民的油菜田边,镇里的扶贫干部与他搭着话闲聊…

“老人家,这油菜长得好啊!种了多少亩,到明年又是一笔好收入咧!”12月1日,在黄冈市英山县石头咀镇大屋冲村农民余准民的油菜田边,镇里的扶贫干部与他搭着话闲聊。

已经70多岁的余准民是村里的脱贫户。几年来,他在各级扶贫干部的帮扶下,发展油菜、水稻、马铃薯等绿色产业,收入稳步增加,顺利实现了脱贫。

“我们村67户贫困户,户户都发展有茶叶、药材、蔬菜、银杏、槐米、猕猴桃等产业,现在我们村户均年收入由原来的不足1万元,提升到如今的3万多元。”大屋冲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余江介绍说。

熟悉大屋冲村的人都知道,这里距镇区5公里,离最近的公路也有2公里,全村8个村民小组500多口人,4平方公里的版图面积,三分之一是山林,仅有的土地只能让自己不饿肚子,再没有宽余的收入。因此,2015年该村被确定为深度贫困村。

随着精准扶贫的战役打响,湖北大学和县商务服务中心两家单位作为脱贫帮扶单位分别派来工作队。两支工作队和村“两委”,通过调查摸底,认为只有念“山字经”、唱“绿字调”,依托山多地多的资源优势,发展绿色产业,才能摆脱贫困。

一时间,村里引来市场主体,鼓励贫困户发展银杏;成立合作社,带动贫困户种植蔬菜、马铃薯、萝卜;支持贫困户搞林下种药。短短2年时间,全村发展银杏150亩,前期套种花生、黄豆,后期套种槐米2万多株,发展虎杖、苍术、茯苓等药材200多亩。天道酬勤,这些产业的产出,让该村在2016年成为我县第一批“出列村”。

村子虽然退出了贫困序列,但发展一直没有松劲。2018年,新一届村“两委”产生后,继续秉承脚踏实地、干事创业的精神,在帮扶单位湖北大学、县商务服务中心的鼎力支持下,流转土地,一鼓作气建起面积达80亩的猕猴桃创业园。

经过近两年的悉心培育,猕猴桃开始挂果,进入了增收的节奏。今年10月,湖北大学校长刘建平来村考察产业发展,看到个头饱满、大小均匀的果实,缀满枝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产业发展起来了,还要讲究怎样经营才能获得更大的效益。于是,大屋冲村村“两委”的目光看得更远,步子迈得更快。眼下,虽是寒冬季节,正在将年久失修的小水库进行整险加固,继而走“产业+休闲+观光+体验”的融合发展之路,必将唤醒这里“沉睡的高山”,让“默默流淌的河流”改变模样。

信步登上村后的山峦,放眼眺望,整个村庄掩映在绿色环绕中。村口连片的茶叶基地,已点缀了小巧玲珑的亭子,既能供人小憩,又能让人“深呼吸”。还有村部门口的小公园,一年四季树木常青,显现出一幅悠然怡人的感觉。

现在,脱贫攻坚已近尾声,乡村振兴拉开大幕。大屋冲村这个小山村,依靠发展绿色产业,圆了“脱贫梦”。梦圆时分,村“两委”坚定信心,继续走绿色大路,再做一个绿色“强村梦”。(作者:余志敏 刘杨 王汉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乡村振兴网立场,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ydhlweixin@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ermeng.com/news/5434.html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67176902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