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一名贫困村支部书记的扶贫之路

石波,58岁,中共党员,先后担任黄梅县下新镇石畈村治保主任、民兵连长等职务,在2018年石畈村两委换届中高票当选为石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石畈村实现整村脱贫与石波带领的村&l…

石波,58岁,中共党员,先后担任黄梅县下新镇石畈村治保主任、民兵连长等职务,在2018年石畈村两委换届中高票当选为石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石畈村实现整村脱贫与石波带领的村“两委”班子的艰苦奋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抓班子,强队伍,开启脱贫之路

抓领导班子建设,增强支部成员凝聚力。从石波同志挑起石畈村党支部书记这个重担后,他就常说,村党支部有没有战斗力,村干部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团结,在处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他始终坚持以大局为重,做到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干,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尤其是走上村党支部书记岗位后,他更是把团结作为凝聚力量的前提,坚信团结出战斗力,日常生活工作中尽力维护班子团结,遇到事情都会征求每个支委成员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村里较之以前更严格的执行了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图为石畈村召开村“两委”扩大会议

勤为民,强基建,铺平脱贫之路

翻开石波同志的工作日记,可以看到他每天的工作都是安排得满满的,工作中的苦与乐、得与失他都经历的太多,磨炼出了坚强刚毅的性格,宽阔豁达的胸怀。他似乎已经习惯了满负荷的工作,总是满腔热忱,充满信心。再辛苦,也从来不说一声累,再大的困难,从来都是从容面对,再大的委屈,也总是一笑置之,放之脑后。在他的眼里,工作的核心只有两个字:发展。他常说:身为共产党员、人民公仆,要把全部心思放在谋求发展上,竭尽全力发展经济,如果错失发展机遇,那就是最大的犯罪,只有发展经济才是大局。工作中,他总是把提高效率摆在第一位,掌握情况定措施,提高效率看结果是他工作的信条。在他的带领下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在年内陆续开工,修大堤圩堤加高加固,通组公路硬化300米,修复村主干道破损路面200米,观长线路面1000米扩宽。

图为石畈村修复圩堤

重实体,抓落实,开创产业脱贫之路

他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不断探索营造精准扶贫新路子。在实践中,调动各方力量,集中捆绑各项资金,加大石畈村的脱贫奔康步伐。他十分注重贫困村的道路、人饮、阵地建设、危房改造等基础新建与修缮工作。为了提升村级集体产业发展,经过反复思量,他决定必须加大产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将扶贫工作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将项目资金向发展产业倾斜。正值下新镇开展能人回乡活动,可以联系村里在外的能人回乡创业,带动村级经济发展。石波马上联系的在外老板石铁祥,问他有没有回乡发展的意愿,准备做些什么事。石铁祥早有回乡发展的意愿,两人一拍即合,石铁祥就提出要发展大棚蔬菜,得到石波的同意。经过村“两委”讨论后,石畈村决定,流转土地,进行入地平整,搭建大棚,已出租的大棚基地得租金的形式,招引在外能人石铁祥回乡创业。乘着政策春风,石畈村抓住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基地机遇,建成了蔬菜基地。不断学习摸索绿色无公害、反季节大棚蔬菜的种植,该基地以“基地+农户”模式吸纳周边贫困户就近就业,贫困户不仅通过辛勤劳动获得劳务收入,流转土地的农民也获得了租金,有效带动12户贫困户务工。

图为石畈村大棚蔬菜基地

经过多方面的努力,2019年度石畈村实现所有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出列,脱贫的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得以根本性解决,出列后他立即把工作重心由脱贫攻坚转至巩固脱贫成果、全力阻击返贫上来,全面提升村级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村民生产生活、干事创业、增收致富营造良好软硬环境。

如今的石畈村,在石波同志的带领下,通过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卓有成效的工作,焕发出勃勃生机,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他总说:“当干部,要为群众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为脱贫攻坚工作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要主动做一名清正廉洁的好干部、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作者:刘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乡村振兴网立场,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ydhlweixin@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ermeng.com/news/5439.html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67176902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