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设计

用心用情书写“扶贫答卷”

用心用情书写“扶贫答卷”——荆州市委政法委、荆州长江公路大桥管理局驻村扶贫工作纪实 荆州日报客户端 记者万杨 通讯员于玲慧 年节将至…

用心用情书写“扶贫答卷”——荆州市委政法委、荆州长江公路大桥管理局驻村扶贫工作纪实

荆州日报客户端 记者万杨 通讯员于玲慧

年节将至,沙市区观音垱镇坮林村驻村干部忙着帮村里的贫困户核算今年的收支账目。

贫困户索祖银发展虾稻连作,产业奖补3326元;体弱多病的贫困户王治金在村里做道路清洁,年收入5000元;贫困户姚徐生在驻村工作队多方联系帮助下,找到新工作,当起上班族……

走崎岖的路,攻险峻的关。5年来,市委政法委、荆州长江公路大桥管理局的驻村干部们卷起行囊,下沉到沙市区观音垱镇坮林村,以实现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为目标,下足“绣花功”、打好“组合拳”、啃下“硬骨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力帮助群众脱贫。

村里来了扶贫工作队 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绿水清波,河渠蜿蜒流淌;树荫深处,楼房错落有致;村道两旁,色彩斑斓、生动活泼的风景画描绘在农家院墙上……顺着漆黑的柏油路,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现在人们眼前。

把时光倒推至5年前,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彼时的坮林村,道路破败不堪,水利设施陈旧,没有村集体收入,老百姓靠天吃饭,“事倍”却“功半”,贫困程度深。

这样的村落如何摆脱“贫困枷锁”?

2015年,市委政法委、荆州长江公路大桥管理局选派精兵强将,进驻坮林村。驻村工作队员迈开脚步,走进最贫穷的角落,寻找村庄的脱贫“密码”。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口口相传的话,第一时间蹦到了驻村工作队员的脑中。

然而,穷家难当,修路钱从哪来,驻村扶贫工作队犯了难。

“脱贫攻坚等不起,慢不得!”驻村工作队迅速向单位说明村里的迫切情况,争取支持、协调扶贫工作专项经费。同时,和村“两委”班子一起,申请扶贫资金,商定修路计划。

2016年初,在驻村工作队的不懈努力下,第一批近40万元修路资金落实到位。

为保证工程质量,驻村工作队没事就往工地跑,从水泥和沙的使用比例,到路宽、路线设计,再到后续路面养护……大小事务他们一个都不放过。2016年10月,道路顺利完工,解决了群众生产、出行难题。

抓准突破口,把基础设施“地基”打好,才能为以后发展打开局面。

5年来,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和驻村帮扶单位的扶持下,坮林村维修、新建泵站,疏挖河渠,整治荒废堰塘,完成全村道路硬化和断头路清零……

念好产业“扶贫经” 脱贫攻坚“马力”足

“冬季抓好管理,来年开春,虾苗才能长得快,早上市卖高价。”寒潮来袭,坮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汶定武赶到自家的稻虾田,往田里灌水、清除杂草。

汶定武今年67岁,患有慢性病,2013年儿子去世后,留下小孙女给汶定武夫妇照顾,生活压力大,2014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5年,驻村工作队在走访摸底过程中,了解到汶定武一家的困难,送去健康扶贫政策,帮助减轻经济负担。但看着孙女的学费,汶定武还是有些着急。

“想脱贫,还要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上下功夫。稻虾连作种养技术易掌握、投资小、见效快,是一条增收新路子。”2015年,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支持下,汶定武开始稻虾种养。

贫困户底子薄,经不起折腾。第一年推广种稻养虾,驻村工作队下足功夫,做足文章,特意请来村里小龙虾养殖大户,手把手教贫困户养殖技术。

筑高土田埂、做好进排水、选择适宜优质虾苗、精心投放饲料……2015年底,虾稻田丰收,汶定武净赚了2万多元,成功脱贫。

扶贫要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根本之策是发展产业。驻村工作队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帮助村“两委”和贫困户拓宽思路,产业“多点开花”,寻找特色“致富经”。

——2016年,大力发展稻虾连作产业,帮助贫困户创业增收;

——2017年,坮林村积极探索莲虾共生产业,投资成立荆州市林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吸纳社会资本、扶贫资金、村民入股,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2018年,整合精准扶贫项目资金,发展光伏发电产业;以固定资产投资入股,引进荷尖文化创意股份公司,从事乡村景观设计、园林绿化、广告设计等业务,村集体每年增收5至10万元;

——2019年,引进湖北君泰农业公司,以荷塘鳖、莲稻虾、特色果蔬为主体,打造坮林村生态园项目;

……

“土地流转有租金、园区务工有薪金、股权分红有股金、产业补贴有真金。”坮林村党支部书记张小露说,2015年,坮林村实现整村脱贫出列;2019年,村集体收入达25.8万元,99户346名贫困户全部脱贫;今年,村集体收入预计突破40万元……

产业作支撑,坮林村脱贫攻坚“马力”足,曾经的“贫瘠之地”如今蝶变为“遍地生金”之域,村民们的“钱袋子”渐渐鼓起来。

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防止贫困“遗传病”

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激发贫困群众自我脱贫、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前提。

5年来,通过脱贫攻坚政策精准帮扶和自身努力奋斗,大多数贫困户靠勤劳的双手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过上了小康生活,但仍有一些“关键少数”,因缺乏技能,无力脱贫,丧失脱贫信心。精神贫困成为脱贫攻坚路上难过的坎、难爬的坡。

“决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驻村工作队在思想扶贫上下功夫,引导贫困群众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舒文学因妻子患病,长期需要服用药物治疗,儿子读书开销大,仅靠微薄的种地收入难以维持一家人生活,2014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那段时间我既不想‘抬头’,又不想‘说话’。”背负重担的舒文学害怕失败,不敢发展产业。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驻村工作队一次次入户走访,讲政策、说典型、聊发展,提振舒文学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与信心,鼓励他发展特色产业——稻虾连作。

在驻村工作队的引导、帮助下,2015年,舒文学将自家的17亩田改造成稻虾连作,年底增收3.5万元,顺利脱贫;2018年,驻村工作队帮助他申请了10万元扶贫小额贷款,进一步发展产业;2019年,为他协调安排“垃圾清运工”岗位,每月工资3500元,年底,舒文学被评为坮林村“脱贫先锋”。

近年来,坮林村扶贫工作队通过致富带头人、返乡能人现身说法,广泛宣传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脱贫故事,激发贫困户参与和推动产业发展的信心,扶贫扶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积极带动周边群众参与虾稻共作,分享种养经验的汶定武;通过努力,学会一技之长,去工厂上班的张于海;在外创业务工的残疾人舒文菊……截至目前,坮林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236人全部就业,就业率达100%。

唤醒蛰伏已久的力量,汗水浇灌出富饶的土地,如今的坮林村,村庄美了,日子甜了,干部群众的精气神更足了……放眼望去,脱贫攻坚的种子,在这片沃土结出累累硕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乡村振兴网立场,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ydhlweixin@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ermeng.com/news/5457.html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67176902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