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党的好政策,扶贫贷款太方便了,不需要担保抵押我就贷了5万元,手续也是驻村工作队帮助我办的,有了资金我就能更好的发展产业脱贫致富了。”近日,公安县南平镇杨家村贫困户龚道平高兴地说。
龚道平是省级贫困村杨家村的一名贫困户,原本家庭困难,生活拮据,2019年龚道平想发展虾稻连作产业,驻村工作队知晓后,迅速向镇扶贫办申报,通过扶贫小额信贷政策,龚道平申请到了5万元扶贫贷款。启动资金拿到后,龚道平发展起10亩虾稻连作产业,每年可增收4万余元,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龚道平家的10亩虾稻连作产业
龚道平只是南平镇扶贫小额信贷政策众多受益者之一,今年以来,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发挥小额信贷的扶农助农作用,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启动资金少的问题,提升贫困户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南平镇积极采取措施,帮助贫困户实现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
该镇逐村召开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宣讲会,并组织帮扶干部入户发放政策宣传单,累计发放宣传单2900余份。同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摸底、分类,对有劳动能力、有发展产业意愿的贫困户一对一上门进行讲解,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的动力和激情。
为方便贫困户办理小额贷款,镇扶贫办与各村和金融网点主动联系,建立全流程联动机制,靠前一步,安排专人进驻网点,坚持“贫困群众少跑腿,扶贫干部多跑腿”原则,协助收集资料、整理报送、材料审核等工作,极大地缩短了办理时间。
南平镇各村召开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宣讲会
“扶贫干部确实负责,真的是把贫困户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来跑。”南平镇农商银行负责人胡平感慨的说。
据悉,截至11月,该镇共为153户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办理了小额信贷,累计发放扶贫贷款633万元,确保了有意愿发展产业、有还款能力且符合申请条件的贫困群众真正享受到小额扶贫贷款政策的红利,有效缓解了贫困群众在发展种养殖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资金短缺问题,为贫困户“贷”来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