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襄阳市委宣传部驻谷城县苏区村工作纪实①:精准施策摘穷帽 脚步铿锵奔小康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 10月29日,谷城县南河镇苏区村百姓大舞台上,歌声伴着欢笑,弥漫在整个山间。&ldquo…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

10月29日,谷城县南河镇苏区村百姓大舞台上,歌声伴着欢笑,弥漫在整个山间。“上次是文艺巡演,这次是红色文艺轻骑兵进村。我们村也排练了不少节目,就是想把如今幸福的生活唱出来、舞起来。”候场表演的村民王艳勤兴奋地说。

自2015年驻村帮扶至今,市委宣传部扶贫工作队坚持不懈地用责任与担当雕琢着苏区村的一草一木,用真挚的情感勾连着每一位百姓。

产业兴旺、百姓富足、乡风文明……5年时间,苏区村从一个深藏山间无人识的革命老区,变成如今到处流淌幸福的秀美新村。

精准施策补短板

苏区村位于谷城县南河镇西北部,是大薤山南麓一个深山村。

过去的苏区村,从村头到村尾只有3公里,一条河沟从中穿过。山高路远、人多地少,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交通条件让村民大多过着“望天收”的日子。全村341户中有143户贫困户,贫困户超过三分之一。

2015年,市委宣传部作为市“五帮”扶贫工作队来到这个集库区、山区、革命老区于一体的省定贫困村。

底子薄,条件差,资源匮乏……经过挨家挨户的调查走访,扶贫工作队认识到全村脱贫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先打牢坚实的根基。

建水坝、修水渠,装路灯、砌花坛,新的村委会和文化广场也修建完毕……不到一年时间,苏区村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扶贫工作队结合村里实际情况,对全体村民分层分类,摸清底子,并为每一个贫困户建档立卡——第一类是已达到小康水平的家庭;第二类是具备脱贫致富条件的农户;第三类是严重缺乏劳动能力的贫困户。

对于第二类农户,工作队帮他们分析贫困原因,鼓励他们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第三类农户需要“输血”,工作队得想办法解决他们当前生产生活困难,帮他们渡过难关。

一户一策,让这个小山村燃起了脱贫奔小康的希望。2016年,苏区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7万元,全村实现整体脱贫出列。

情系乡亲开良方

“大家都担心扶贫是走过场、装样子。”“他家能认定为贫困户,我家也穷,为什么认定不了?”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许多问题与矛盾不断涌现。为何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扶贫工作不能让大家都满意?

扶贫工作队在走访村民时发现,群众最担心扶贫不精准、措施“走过场”、未来没保障。

为了精准施策,工作队付出了百倍努力。

想群众之所想,从村民意见最大的修路问题入手,工作队统筹多方资金硬化了郑家店沿河路,彻底解决了沿河北岸40多户村民出行难问题,其中包括30多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另外南白公路苏区段也进行了翻新扩宽。

拉伸“兜底网”,重新评定贫困户,并实施动态管理。

扶贫先扶志,以奖补的方式鼓励各家各户发展种植、养殖产业,激发贫困户发展的自身动力。

扶贫模式改“输血”为“造血”,帮助村里引进光伏、红心猕猴桃等致富产业。

借力电商平台,新建苏区村电商旅游服务中心(电商超市),打通农村“购、销”最后一公里。

到2018年底,苏区村已建成100kw的光伏发电场,村集体55亩红心猕猴桃示范种植基地开始见效益,并带动农户发展猕猴桃产业50多亩。凭着销售红心猕猴桃收入、光伏发电分成、电商超市营业收入……多个产业的收入相加,村集体收入突破15万元。

两年时间,村集体收入翻了番,村容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苏区村的村民对于生活又有了新的期盼。

持续发力奔小康

“汪队长快过来,大家伙跳咋样,你给说说。”10月29日上午,汪东炜被村民们拉着查看他们为当天文艺汇演准备的节目,驻村第一书记汪东炜早已跟群众打成一片。

有着前期驻村工作的扎实积累,对下一阶段苏区村的精准脱贫的任务,汪东炜总结为:稳固脱贫成果出实效,建立后扶机制防返贫。“要让百姓享受到脱贫成果的红利,让他们收获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2019年5月31日,村里的电商超市开展周年庆活动,实实在在的让利活动掀起了全村老百姓的抢购热潮。

成本价42元20斤的大米只卖35元,成本价45元10升装的菜籽油只卖40元……村党支部书记郑思群介绍:“超市采取平价让利+补贴的形式,让老百姓共享发展成果,更进一步地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引导村民共奔小康社会生活。”

据统计,村里的光伏维修养护、猕猴桃种植以及公益岗位等,每年用工超过400人次,年均劳务开支达15万元以上,其中为贫困户户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

今年,工作队通过向市残联争取了1万元,制定“残疾贫困受灾户”救助方针,为特殊困难群体送上了“过桥资金”。

8月,苏区村6户10人申报“单人低保”,为返贫风险高的边缘群体提供了兜底保障。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市委宣传部驻村扶贫工作队正在用更完善的后扶保障机制为苏区村建立起坚固的脱贫防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乡村振兴网立场,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ydhlweixin@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ermeng.com/news/5870.html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67176902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