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贫困家庭里的一声问候;爱,是失学儿童的一次劝返;爱,是蔬菜棚里的一片新绿…蒋场中学副校长帅巍对扶贫包保对象的入户帮扶,便是洒向他所包保的贫困户徐宏法一家的人间大爱。
初见“穷亲戚”
2017年,帅巍与蒋场镇将军路村11组贫困户徐宏法结成帮扶对象,成为一门名副其实的“穷亲戚”。
初见徐宏法,60多岁的年纪,高挑的个头,黝黑的脸庞,瘦弱的身材……一副典型的贫苦农民形象。走进他家,虽说是两层平房,但满地的鸡屎让人无处下脚,屋里更是乱成一团糟,锅碗瓢盆满地放、衣服鞋袜地上堆,他们一家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着。
我们从徐宏法口中了解到了他的家庭情况:妻子患有心脏病,无劳动能力;儿子40多岁,因患有智力缺陷而离婚,而孙子徐宇轩也因存在智力缺陷而辍学;一家人仅靠5亩地维持生活。
了解这些情况后,为了早日缓解徐宏法的家庭生活困难,帅巍及时与将军路村驻村工作队沟通,为徐宏法办理了低保提标,使其享受低保待遇和特色种养殖奖补。
“傻孙儿”上了特教学校
扶贫的道路没有止境,帅巍对徐宏法一家的帮扶也不会停步。帅巍经常带着扶贫队员到徐宏法家宣传党的各项扶贫政策、走访慰问。
2018年夏天,我市发生特大洪灾。帅巍自掏腰包购买了大米、食用油、方便面等生活物资送到徐宏法家,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今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荆楚。帅巍时刻关心关注徐宏法一家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保障,多次冒着危险前去徐宏法家给他们检测体温、消毒灭杀,并送去口罩、消毒水、大米等物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
为了不让贫困代际传播下去,帅巍决心将徐宇轩这个特殊的孩子送回学堂,让他能和其他孩子一样享受完成义务教育。
说干就干,帅巍带领帮扶干部兵分三路,了解徐宇轩的在校学习情况,做通徐宇轩的思想工作,联系徐宇轩的复学学校,费尽了周折。
徐宇轩因有轻度智力缺陷而成为学困生,小学五年级没有读完就辍学在家。为了帮助他复学,帅巍主动接近他,真心实意地和他促膝交流,像朋友一样倾听他的心声,了解他的内心世界,逐渐释放了他的心理压力。
通过不懈努力,徐宇轩终于在帅巍的帮忙下进入到天门市特殊教育学校重返课堂。
“土疙瘩”长出“金蛋蛋”
帮孙子上学的问题解决后,帅巍又琢磨着,要让徐宏法家做到彻底脱贫,还必须要有经济支撑和有发展动力。
2017年春,蒋场中学启动“精准脱贫、不落一人”行动。帅巍多次来到徐宏法的家,为徐宏法家庭全面脱贫“问诊把脉”。当时,徐宏法全家的5亩田种植的是小麦和大豆。一年的种植收入只有5000元左右,连一家人的生活都难以维持。帅巍一合计,决定动员徐宏法开展蔬菜大鹏种植。
家庭的贫困,生活的磨难让年岁已高的徐宏法对未来的生活缺乏勇气和信心。针对这种情况,学过心理学的帅巍就先去做通老徐的扶贫扶志疏导工作。他说,一个人只有把精气神提起来,对生活充满信心和期待,才能让日子变得生动起来。
在帅巍的鼓励下,徐宏法树立起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成为一个自力更生的脱贫人。
思想问题解决了,产业扶持就有了希望。好几个星期天,帅巍去帮徐宏法买来蔬菜的种子、农药、化肥,给他荒芜了的园子松土、施肥……辛勤的汗水换来徐宏法的发愤经营。
一年下来,徐宏法家的生产生活状况都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2018年9月,随着全省产业扶贫现场推进会召开,《加快推进“一户一策”到户产业扶贫计划》在天门市落地见效。帅巍积极联系天门市蒋场镇禾亿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万安雄,希望他对徐宏法提供10000元的资金援助,并提供蔬菜大鹏种植技术指导和销售信息,使徐宏法的蔬菜种植由以前单一的辣椒种植发展为包菜、黄瓜、豆角、萝卜、番茄等多项品种种植。
据徐宏法介绍,最近两年来,他家的蔬菜种植收入每年都在3万元以上,孙子也逐步适应了学校的生活,日子一天天过得越来越有盼头。他说,我还要继续努力,不辜负大家尤其是帅巍副校长对我的无私帮助。
扶贫路上,虽然有时披星戴月,身心疲惫,但帅巍始终风雨无阻,脚步坚实,收获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满满的感动。他以无私的大爱为帮扶贫困户徐宏法一步步走向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作者:董琴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