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襄州区多措并举构建消费扶贫桥梁,帮销贫困户和带贫主体拓展销售渠道,确保产品变商品、收成变收益,推进产业扶贫政策持续落地见成效。截至目前,在中国社会扶贫网湖北特色馆,襄州区消费扶贫线上销售1165万元,在全省县级行政区划评比中荣获第一名。
11月18日,天空下着小雨,在朱集镇旺午村的扶贫产业基地,农户正抓紧时机采摘最后一批成熟的克林森葡萄。
朱集镇旺午村扶贫产业基地负责人 王辉:“目前这个克林森葡萄,属于襄州区成熟最晚的一个葡萄品种,有10000多斤,通过区供销社的电商平台,已经销售了7000多斤”。
基地负责人王辉告诉记者,今年水果销路没有让他操太多心,在区供销社的帮助下,7000多斤克林森葡萄,10000多斤阳光玫瑰葡萄,6000多斤火龙果,通过消费扶贫的方式,直接送到了消费者的手中。
区供销社基层管理科负责人 罗锐:“我们采取了全省比较创新的办法,对每个单位设置了小程序,通过电商的方式销售,让每一个购买者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产品。”
在抓好扶贫农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区供销社实行统一采购,包配送,包售后,让各采购单位既省心又省力。
从2020年7月份开始,供销社对全区各生产加工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进行了农产品的筛选活动,对接销售渠道。通过线上、线下“双线”发力和全区各级工会以买代帮、以购促扶等形式,全方位多举措推动消费扶贫各项任务和政策落到实处。
区供销社基层管理科负责人罗锐:“通过筛选我们确定了30多个厂家,100多个消费扶贫农产品,对接300余家工会组织,200余家预算单位,以及预算单位的食堂、公务就餐餐点和企业食堂,企业的工会组织,销售襄州区消费扶贫农产品。”
下一步,区供销社将继续完善电商销售渠道,为扶贫农产品拓宽销路,推介更多的襄州本地扶贫农产品,以消费扶贫为重点,助力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