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战略

滩桥镇:绘就移民幸福生活新画卷

走进荆州开发区滩桥镇马家岗新村,只见苗木苍翠,绿草茵茵,白墙红瓦的房子整齐排列,柏油马路通村通组……这样的美好恬静,是丹江口移民用十年时间,绘就的幸福生…

走进荆州开发区滩桥镇马家岗新村,只见苗木苍翠,绿草茵茵,白墙红瓦的房子整齐排列,柏油马路通村通组……这样的美好恬静,是丹江口移民用十年时间,绘就的幸福生活新画卷——

从故土难离到爱上荆州

2010年10月,丹江口市六里坪镇的642户、近3000名移民,惜别故土,落户滩桥镇,在马家岗新村和武当园村,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杨立新记得,离家那天,坐在他身旁的老人默默地哭了。“那时候哭,不丢人。”杨立新说,他没有哭,能为国家做点事,光荣。

杨立新是听着长辈们的移民故事长大的。

从杨立新们出生起,南水北调工程就开始筹划,他们或多或少都能猜到未来离乡背井的命运。“舍小家,顾大家”,无需任何心理建设。

但等他、他们离开故土之后,“小家”的问题才真正凸显出来。

对于丹江口,外迁移民是有感情的。每一年、每个月、甚至每周,都会有零星移民悄悄回乡。杨立新说,当时就连自己,也是每周回一次丹江口,不为别的,就是想回去看看。

从山区到平原,两个地方的生活环境、生产条件、民风民俗、语言交流都存在较大差异,“那个时候村里大多数人选择外出务工,留在滩桥新家的不到四分之一,而且多为老人。留下的人延续老家的生产方式种植柑橘,却因土壤、气候不适,都以失败告终。”

住不惯,不相融,成了杨立新和移民们的心病。

生产融、生活融,心才会融。

为了拉近和移民的距离,农忙季节,包保干部跟着移民下地干活;农闲时分,干部带着酒菜上门和移民拉家常;

为让移民快速找准农事的主业副业,镇上的干部送致富方案上门了–从事果蔬种植。蔬菜以甘蓝、球白、辣椒为主,再以种植葡萄为辅。销售上,则以“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现产销对接;

为给移民谋划新产业,滩桥镇政府不断为村里寻找新项目,杨立新和李少帝被委以重任,出任马家岗新村副主任和武当园村村支书记,带队赴福建、云南考察对接。

2013年,移民的扎根有了回报。

两村将5000亩土地集体流转给一家公司,村民不但每年可以获得680元/亩的租金收入,还可以在该公司打工。一份土地,两份收入,村民们喜笑颜开。当年,有村民打工+流转土地收入达3万多。

2014年,形势更加向好。

两村将4000余亩土地流转给一米农业,公司将水果种植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积极探索全域旅游新模式,也带动了两个移民村村民家门口就业,走出一条脱贫致富新路子。

幸福,正在这片移民扎根的新土地里慢慢萌芽。

从外出务工到回乡创业

从传统农业转型成现代观光旅游农业,马家岗新村在壮大村集体经济、鼓足村民钱袋子的同时,还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

这也是杨立新引以为豪的“成果”之一。

“赶鸭子去的呀?”

“嗯,带它们去转转。”

“看来你们今年又是个丰收年啊!”

……

和杨立新对话的,是回乡创业的年轻人王富军。

十年前刚落户时,王富军一家是贫困户。26岁的他,因贫穷而自卑,性格内向。

这几年来,村子的发展让王富军看到了商机,也激发了他想回乡创业改变命运的热情。

“杨书记,我想搞蛋鸭养殖。”

“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只要你想干,我们就来想办法支持!”杨立新的话给王富军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没有空地养殖,村里与一米农业协调,划拨一块地给他;

没有资金,镇里为他申请了2次贫困户小额贴息贷款,区相关部门给予帮扶资金;

没有技术,村里请专家前来提供专业指导;

没有销路,村里帮忙联系客户,不断扩销;

……

在区、镇、村的三级鼓励和扶持下,王富军的创业之路很是平坦,蛋鸭养殖规模越做越大,鸭子数量从1000只增加到7000只,年收入近十万元,摘掉了多年的贫困帽子。

如今的王富军,自信、阳光,今年作为村致富带头人被发展成预备党员,还被聘请为村监督委员会成员。

王富军的致富“传奇”,颇具示范效应,其他先期出门打工的年轻人也动了回乡创业的心思。杨立新说:“2019年有6个年轻人回乡创业,今年有1人回来和王富军一起干蛋鸭养殖。”

这些回乡的年轻人,在政策的扶持下,在自身努力中,“养”出了票子、车子,“磨”出了致富新途径。

从难以相融到扎根心安

“王富军们”的增收路,激荡着移民新村创业致富的智慧和激情,折射出其由“政府输血”到“自我造血”的全新转变,也开辟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新途径。

在物质生活渐次丰盈的同时,马家岗新村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文明乡风为着力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推动“美丽家园”创建工作落细落实。

走进现在的马家岗新村,屋舍俨然、树木丰茂、整洁卫生,村内道路、文化广场、垃圾收储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等方面都进行了建设和完善,人居环境得到了较大提升和改善。

昔日的小村庄,如今变成了幸福花园。

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村民们的幸福指数日益增高,项目落户的系数也随之增加。杨立新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今天来的客商有意在村里建立荆州市中小学研学教育科普基地,如果合作意向达成,那么村里仅剩的130亩土地也完成流转。”

“现在政府准备整合前期引进的一米农业、小龙虾养殖等项目,拟投资1亿元将马家岗新村打造成荆州开发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利用扶贫资金新建的105亩蔬菜大棚即将建成,届时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杨立新感慨道,通过产业发展助推 人居环境建设,通过环境改善吸引了更多项目进驻,马家岗新村,让移民们真正实现了安居乐业。

事非经过不知难,此处心安是故乡。

杨立新最初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心安之处就是家。搬迁只是手段,脱贫不是终点,带领村民们过上小康生活,才是我下一阶段的目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乡村振兴网立场,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ydhlweixin@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ermeng.com/news/6133.html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67176902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