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走进麻城市铁门岗乡乌龙潭村菊花种植基地,70亩地里是一片金黄色的花海。“看这些金丝皇菊长得多好啊,这段时间天气又好,看着菊花丰收,天天摘菊花的时候心情也畅快。”11月16日,该村贫困户杜金枝正和其他的十几名村民一起在基地里欢快地采摘菊花。
今年由于受到疫情影响,活儿不好找,45岁的杜金枝也就没有外出务工,便就近到村里的菊花种植基地做些零活,育苗、施肥、除草、田间管理、采摘等环节她都全程参与,今年又遇上菊花长势好,这样算下来,仅靠在菊花基地务工这一项她就能增收4000余元,还能方便照顾家里,她每天干得不亦乐乎。
“今年这菊花行情还不错,每亩可产鲜花1000余斤,鲜花经过杀青、高温消毒、烘干、包装等环节后,我们直接销往大型茶饮企业,这样初步估计每亩产值可达12万元左右。”麻城市铁门农腾农机植保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彭永忠介绍说道。
种植一片菊花,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批农户,富裕一方百姓。今年为克服疫情影响,有效巩固脱贫成果,乌龙潭村积极落实铁门岗乡菊花产业发展思路,采取“村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鼓励贫困群众参与菊花种植,合作社提供种苗、化肥、技术指导,对贫困户生产的菊花进行保护价收购,该村还新建了菊花烘干加工厂,生产“菊花茶”,优先聘用约30名贫困劳动力参与田间管理、烘烤装运、包装加工等菊花成产环节,辐射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5000元左右,成功实现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双增收的产业发展目标。
据乌龙潭村支部书记姚绪军介绍,下一步该村将继续扩大菊花种植面积,打造独有的菊花品牌,催生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乌龙潭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更好地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作者:江叔青 戴军 熊丹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