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用真心帮扶,用行动诠释

大家好!我是荆州市应急管理局、先行集团驻沙市区岑河镇定向村工作队长郑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定向村驻村扶贫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是我工作三十多年来印象最深刻的三年。在这三年里,有欢声…

大家好!我是荆州市应急管理局、先行集团驻沙市区岑河镇定向村工作队长郑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定向村驻村扶贫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是我工作三十多年来印象最深刻的三年。在这三年里,有欢声笑语,也有血泪交织的五味杂陈。我时常感到不安,生怕我这个外行好心办了坏事。但是一天天,看着我们的百姓日子越过越好,村里面容日新月异,我还是感觉付出十分值得,我也是收获了满满的幸福。特别是有几点体会想要与大家共享:

我觉得开展扶贫工作,首先要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我们定向村的贫困户大多数患病有残,生活不便,比较困难,帮助他们解决生活的困难,让他们生活重回正轨,是我们工作的应有之义。就拿定向村八组的贫困户陈开凤一家来说,陈开凤是个70多岁的老太太,本该是享福的年纪,但是她却因为家人疾病导致家庭陷入困顿,非常地绝望、无助。她的老伴儿和儿子均患有严重心肺病,完全了丧失劳动能力,可以说一年365天有200天他们都在医院,医疗费用高昂;陈开凤的孙女20出头,正在读大学,每年学杂费和生活费近3万元,对于这个家庭来说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她的儿媳忍受不了贫困现状,外出打工一去不返,一家子全靠70多岁的老太太务农来勉强维持生活,可谓是步履维艰。从2017年驻村开始,我就关注到了陈开凤一家,心心念念地想着帮助她们一家摆脱贫困,但是刚开始我的办法也不多,仅仅是帮助他们一家做一下力所能及的劳动,开导一下她的心情。

后来,我发现要想让她们一家彻底摆脱贫困,仅靠送钱送物和偶尔的嘘寒问暖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还是得发挥陈开凤种菜能手的优势,帮助她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原来陈开凤育秧种菜都是用竹质大棚,大棚面积小而且不高(大约1.5米)进去干活都得弯着腰,抵抗风雨雪能力差,最关键的是的每年搭建拆除繁琐复杂,严重制约了生产发展能力。我开始和她商量,想利用局里的扶贫资金给她搭建一座钢构大棚。刚开始我们热情都很高,但是咨询过搭大棚的师傅后,发现搭建一座这样的有一定规模钢构大棚至少需要8000元。陈开凤有点犹豫了,打起了退堂鼓,她一是觉得大棚建成费用高,扶贫资金只有5000元的预算,剩余的需要她自身出资,她拿不出这3000元来;二是担心扩大了产业规模,提高了产量,却没有销路。这个事情进入了僵持阶段,搁置了下来。不久后,18年初的一场大雪把她家的竹质大棚压塌了一半,看着受灾严重的蔬菜秧苗,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也下定了决心,这个大棚还是非搭不可。后来,我又通过村里谢书记找到了搭棚师傅,告诉他我们建这个大棚是为了帮助贫困户,师傅也是非常通情达理,答应给我们优惠2000元,我想:差一千元也不多,我自己出了,但是陈开凤这个老太太心地非常好,她说什么也不让我自己掏钱。于是我又私下找到了搭棚师傅说:“钱我还是少给你一千,但是我不让你吃太多亏,我们工作队给你打下手、给你当司机搬材料,你就当给我开工钱了。”好说歹说,师傅答应了,我带着几个队员跟着他干了近2天,一座崭新的钢构大棚终于建成了,一劳永逸地解决了陈开凤生产条件滞后的问题。为了解决她的后顾之忧,蔬菜收获季我又联系爱心企业帮助销售了2万多斤蔬菜,帮扶立竿见影,她一家的蔬菜收入也从几千元增长到两万多元。

2018和2019年,工作队又陆续帮助陈开凤一家修缮了院墙、整治了房前屋后环境,帮助陈开凤刚毕业的孙女找到了工作。尤其是今年疫情发生后,由于错过了销售时机,陈开凤有1万多株辣椒秧苗面临滞销。我跟村两委干部商讨,由村集体收购了她的滞销秧苗在塑料大棚旁的空地上进行种植,并聘请陈开凤进行管理,最后不仅解决她的秧苗滞销难题,还增加了她的务工收入。如今她们一家日子越过越红火。作为她们的亲人,我也是由衷地为她们感到高兴。

看到这个帮扶案例比较成功,我又与我的队员及定向村两委一道,走家入户摸底数,为其余的46户贫困户因户制宜、“一户一策”量身打造了帮扶计划。“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实施的三年,我们帮助定向村的贫苦户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并帮助他们提高了生活水平。

贫困户生活是渐渐好了,但是要想持续巩固脱贫成效,还是要依靠村集体带动,所以我觉得开展扶贫工作,还要帮助村集体发展产业。定向村丰富的土地资源决定了它粗放的发展方式,产业效益不高,集体经济薄弱严重制约着巩固脱贫成效。从2017年起,我们就一直想着通过发展精细化农业、种植反季节蔬菜来提高集体收益。

扶贫项目24个钢构蔬菜大棚建成后,我才发现真正想要运营好这些大棚并不容易,一是定向村地处低洼、雨水大,先天环境不足;二是定向村的群众长期适应了粗放的种植模式,村里缺乏技术、管理人才。

种菜我们是外行,但是我们还是想着如何努力去帮助村里解决这个难题。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很是曲折,我先是多次带队组织村两委干部到江陵熊河镇、潜江浩口镇等周边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尝试在大棚里种植淮山药、猕猴桃、黄芯西瓜等高价值作物,但是由于土壤pH值、地下水含量等多方面因素受限,这些尝试都宣告失败。后来,我们又引进广东菜心、苦瓜尝试种植,试种的产量很高,但是由于受众的口味问题,导致虽有产品却没有销路。我又积极与局里的领导、同事沟通联系,以期取得支持,最后我们通过机关干部、爱心企业消费扶贫共计帮助定向村销售广东菜心、苦瓜近10000斤,取得收入约1.4万元(菜心8600元、苦瓜5000多元)。终于开了张,让我们长吁一口气。

经过数次摸索,我们选定莴苣作为大棚稳定种植的蔬菜品种,去年一开始种植就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扶贫项目24个棚加上农业推广的20个棚,一季就给村里带来了约10万元的收入,给集体经济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正当今年我们再次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突遇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疫情解封后,44个大棚里的近10万斤莴苣面临滞销的困境。莴苣多在田里放一天,就可能给村集体带来更大的损失,那一段时间我寝食难安。我想尽各种办法,一是组织单位干部职工“以购代捐”消化一批。二是拉下面子、放低姿态,当起了“菜贩子”,逐一给企业打电话、做推销,砍菜、打叶子、打捆、装车、送货样样齐活。前后二十天左右,我陆续联系了爱心企业20多家,先后帮助定向村销售莴苣约7.5万斤,帮助村级增加收入近8万元。

虽然今年定向村面临疫情、汛情的双重考验,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干群同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就能努力克服负面影响,帮助定向村的集体产业更上层楼。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乡村振兴网立场,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ydhlweixin@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ermeng.com/news/6486.html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67176902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