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尽锐出战拔穷根 全民动员筑小康–公安县南平镇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纪实

1930年7月4日,贺龙率领的红四军和周逸群率领的红六军在南平文庙会师,组建了红二军团,湘鄂西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今,这块历史悠久的红色小镇,正在见证着另一场决战脱贫攻坚…

1930年7月4日,贺龙率领的红四军和周逸群率领的红六军在南平文庙会师,组建了红二军团,湘鄂西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今,这块历史悠久的红色小镇,正在见证着另一场决战脱贫攻坚的战役。

南平镇位于湖北省公安县西南部,行政区域面积89.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982亩,总人口64166人,全镇辖14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5个(其中深度贫困村1个),建档立卡贫困户966户2837人。近年来,南平镇党委、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镇中心工作来抓,强化扶贫责任、争取项目扶持、落实政策措施,走出一条脱贫攻坚新路子。五年来累计实现893户2863人脱贫,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由7.8%下降至0.52%。

聚焦扶贫责任 让干部群众心连起来

为切实强化精准扶贫组织保障,南平镇成立以党委书记、镇长牵头的脱贫攻坚指挥部,组建11个工作专班,对全镇脱贫攻坚工作进行指挥调度,成立村级脱贫攻坚作战室,在村民小组设脱贫攻坚指挥所。实行片区责任制和包村负责制,全镇14个村由镇党委书记和镇长分片负责,书记、镇长带头包保建档立卡贫困村,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夕阳西下,镇党委书记张勇刚刚从郑东村贫困户胡维兵家走出来,利用工作日晚上和节假日进行贫困户遍访已经是他的工作常态。“贫困不除、愧对历史,带着责任扶真贫、带着感情真扶贫。”这是张勇与干部们开展工作时常说的一句话。作为脱贫攻坚一线“指挥官”,张勇除了对扶贫工作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推动外,田间地头时常能看到他的身影。

主要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激发了全镇干部扶真贫、真扶贫的担当和使命。走进南平镇杨家村,提起“第一书记”许开平,当地百姓都赞不绝口。在他的带领下,无一米水泥路的贫困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无一项主导产业的软弱村建成800亩葡萄产业园、1000亩虾稻连作基地,全村61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2016年杨家村顺利脱贫出列。

南平镇14个行政村驻村工作队共计36人,还有很多像许开平这样的扶贫干部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扶贫干部值守关卡、防控宣传、外出采购……看到坚守在一线的干部,中剅村脱贫户卢其顺总想做点什么,大年初八,他开着小面包车将1000个鸡蛋、1000斤蔬菜送到了镇防控指挥部,他说,“这几年,扶贫干部为帮助我脱贫出谋划策,三天两头就往我屋里跑,因为他们的帮助、因为党的好政策,我脱贫了。现在我想尽自己的力量帮助有困难的人。”

干部俯下身子,群众竖起拇指,扶贫干部在为民服务中增进了感情,以实际成效凝聚了民心。

聚焦特色产业 让群众钱袋子鼓起来

“在村干部和工作队的帮助下,咧几年我种哒葡萄、果树、蔬菜,养殖山羊、土鸡,除去成本家里年收入能有个五六万。”龚光平一边喂着山羊,一边讲起了自己产业致富的故事。

龚光平今年53岁,2014年不幸患上骨囊肿瘤,妻子患有肝囊肿和胃下垂,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六亩棉花。窘迫的经济条件和伤病的身体条件让龚光平对生活一度失去信心。村“两委”和工作队通过民主评议将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并帮助其申请了低保。随着龚光平身体渐渐康复,恢复了基本劳动能力,驻村干部结合他家离河堤近的有利条件,建议他养殖山羊,在养殖专家的技术指导下,龚光平的羊圈从5只小羊崽发展到40只成年羊。在村产业项目的推动下,龚光平加入了村里的葡萄合作社,种了2亩葡萄,还将原有的棉花地改成果园,种了7亩三红蜜柚、纽荷尔脐橙和黄桃,同时在果树下套种蔬菜、喂养土鸡。两口子在家除草、剪枝、追肥、采摘、售卖,忙的不亦乐乎,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看到自家小日子过得红火,他主动跟村两委提出放弃低保。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脱贫攻坚路上,依靠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龚光平不是个例。南平镇紧扣产业扶贫主线,围绕“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目标,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引导农户发展虾稻、葡萄、柑橘等产业,为贫困群众量身定做短期见效益的项目。除了传统优势项目,南平镇还结合本地主导产业特色和园区功能定位,构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猪养殖产业链条和“公司+合作社+基地”的水产养殖产业链条,实现了“短平快、中长线”产业全覆盖。

2017年,南平镇杨家村成立杨新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吸纳全村土地入股,流转575亩土地结合高标准农田项目用于虾稻池开挖,按照1元/㎡土地流转费给予农户,0.3元/㎡管理费给予村集体,村集体每年增收7.9万元,22户贫困户每年增收5.46万元。郑东村、拖船埠村等七个高标准农田项目覆盖村共新建双水双绿虾稻基地1.2万亩,产品优先供给本地小龙虾加工企业,带动村集体增收近200万元。

在南平镇五一村,投资225万元建成的19.3亩标准化牲猪养殖场已运行了两年,养殖场由村里成立的桥德旺牲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委托荆州市东进农牧有限公司生产经营,年出栏良种商品猪4800头,带动37户贫困户年增收16.05万元,村集体增收13.35万元,采用相同模式的青岭村和鲍关村的生猪养殖合作社也已建成运行,开始带动村集体和贫困户增收。

近年来,全镇新发展虾稻连作25000亩、柑橘2000亩、葡萄1500亩、吊瓜1000亩、50KW光伏电站4座、牲猪养殖基地4个、仔猪繁育基地1个……真正实现了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长久脱贫不返贫的目标。

聚焦民生改善 让群众幸福感强起来

“几年没回来,南平大桥通车了,街道开阔了,新村部建起了,绿化增加了!南平变化大,颜值高,县域经济副中心名副其实!”回老家鲍关村过“十一”的赵先生说起眼前的变化,禁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南平镇累计投入扶贫资金约2900万元,发展水利、交通、林业、住建、产业等项目68个;整合涉农资金新建四好农村路11公里,县乡道改造15公里,高标准农田改造4.25万亩,国土整治1万亩;11个农村党群服务中心全面提档升级;完成了“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体系建设,每10—15户配备1个240L垃圾收集桶,每户配备2个家庭垃圾分类桶;拆除违建钢构棚780处、废弃“空心房”101栋;清理沟渠38005米;厕所革命2900户。

在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的同时,南平镇认真落实各项扶贫政策。累计资助建档立卡贫困生2010人次183.58万元,实现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零辍学”目标;352户贫困户告别旧危房,发放危改补贴753.5万元;为贫困户2682人次发放产业扶贫奖补260.467万元;155户贫困户申请金融扶贫小额贷款640万元;288户贫困户享受低保补助、176户贫困户享受特困供养补助;实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医疗保险”四位一体的健康扶贫机制。基础设施的完善,扶贫政策的落实,让贫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显著增强。

聚焦扶志扶智 让群众精气神提起来

脱贫攻坚,除了党委政府的扶上马、送一程外,更多的是贫困户要自己“跑”起来。随着扶贫产业的布局、基础设施的完善,南平镇积极探索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精准脱贫新路子。

10月29日,南平镇历时一个月的贫困户就业培训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502名贫困户参加了培训。通过考试后圆满结业的贫困户张生禹特别开心,“免费学这么多家政服务员的技术,政府每天还有20元交通补助和30元生活补助,这样的培训越多越好!”此次培训班的内容是根据大多数贫困户的需求量身定制的,包括养老护理、婴幼儿护理、孕产妇护理等,在生活和工作中都可以用到。在南平镇,像张生禹这样通过参加培训学得一技之长的贫困户越来越多。葡萄种植、水产养殖、家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解决了贫困群众因没有一技之长而“不会脱贫”的问题。

扶贫先扶志,群众教育是关键。自2018年10月荆州市下发《关于在全市开展“6611”活动着力提升群众满意度的通知》一文后,南平镇结合"6611"活动,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充分利用晚上时间,在各村广泛开展“南平夜话”活动,宣政策、算投入、讲变化、谋产业、提建议、化矛盾,融洽党群干群关系,调动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

“每次组长通知晚上要搞‘南平夜话’,我就早早的从田里回家吃完饭赶到会场”,五一村贫困户刘德玉高兴的说。自“南平夜话”开展以来,各村贫困户最期盼的事情就是每半月一次的“夜话”活动。傍晚时分,村子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村民们三五成群,和扶贫干部围坐在一起畅所欲言。一场“夜话”举办完毕,大家都意犹未尽,期盼着下次活动尽快到来。

近年来,南平镇累计开展此类活动137场(次),制作宣传资料1万册(本)、制定或完善《村规民约》200余条、评选表彰脱贫光荣户58人。利用“南平脱贫在线”微信公众号,开设“最美扶贫人”“最美脱贫户”宣传专栏,挖掘身边勤劳致富的典型,传播脱贫攻坚正能量。通过各种老百姓容易接受的方式,使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得到有效激发,扶贫政策家喻户晓,脱贫光荣深入人心。

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铮铮誓言是南平镇扶贫干部誓与贫困战斗到底的勇气和魄力,是众志成城奋战脱贫攻坚的责任与担当。如今,南平镇贫困户的钱袋鼓了起来、腰板直了起来、精神提了起来,洋溢在脸上的笑容正是南平镇委、镇政府向人民群众交上的“答卷”,一系列“精准”举措让贫困户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为实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讯员 杨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乡村振兴网立场,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ydhlweixin@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ermeng.com/news/6605.html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67176902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