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产业扶贫,文化扶智,打造不一样的乡村样板——省级贫困村朱铺村的华丽转身

荆楚扶贫网消息(通讯员陈婷、黄天濠)10月28日,走进大冶市殷祖镇朱铺村,村口正在建设的名宿和农家乐。沐浴在秋日的阳光下,老严和项目负责人黄维家聊起了天。 朱铺村“第一…

荆楚扶贫网消息(通讯员陈婷、黄天濠)10月28日,走进大冶市殷祖镇朱铺村,村口正在建设的名宿和农家乐。沐浴在秋日的阳光下,老严和项目负责人黄维家聊起了天。

朱铺村“第一书记”严强华(右一)帮助村民销售杂柑

“我们看中这个地方已经三年了,随着朱铺村发展的越来越好,我们带着项目就来了。”黄维家原本在其他地方做好了规划,是朱铺村近几年的发展吸引了他最终选择了这里。

老严全名严强华,是朱铺村的“第一书记”。四年前,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派驻他和两名队员来到了这个寂寂无名的贫困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了生机。

在严强华的带领下,朱铺村坚持“文化扶贫、产业扶贫并重并行”,大胆创新、主动作为,在朱铺村打造出不一样的乡村样板,让这个省级贫困村发生了美丽的嬗变。

朱铺村的杂柑基地迎来今年的第一批游客

扶贫产业不断壮大

十月是丰收的季节,朱铺村的杂柑基地即将迎来第一批采摘的游客。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喜庆笑容,有的拿着木棍捣手工糍粑,有的张罗着自家的农副产品,有的拿出杆秤为采摘做准备,敲锣打鼓迎接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到来。

“资产是聪明的,产业扶贫、文化扶贫做得好,商业资源自己就来了。”谈起杂柑基地迎来丰收,严强华非常高兴。

2016年,朱铺村注册成立了大冶市殷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与其他村合作社不同的是,这个合作社创新股东模式,从扶贫专项资金中拿出20万初始资金,使1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1万元股本)和村委会股份(5万元股本)成为合作社股东和主人。

经过几年增资扩股,合作社注册资金已达到200万元左右。在驻村工作队的指导、扶持下,朱铺村“两委”以合作社为经营主体,流转土地,建起了扶贫种植产业基地。目前,种植的200余亩柑橘开始进入丰产期;套种的150亩蕲艾,一年两季收获;26亩果桑采摘园,当年就实现挂果采摘;利用河果堤、荒坡、房前屋后散种的2万株梨树、桃树、李树,也陆续挂果。

10月22日上午,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联合交通银行湖北省分行洪山支行一行80余人来到朱铺村。在开展主题党日宣誓活动后,大家通过采摘和购买的方式开展消费扶贫活动,支持朱铺村的发展。“今年是柑橘丰收的第一年,杂柑口感非常好,农户们的艾草、红薯和芋头等农副产品卖相也不错,尤其是手工糍粑,让我们体验了一把农村生活的乐趣。”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党群部王鑫磊说道。

在杂柑基地里,黄澄澄的果实挂满枝头,贫困户朱耀广正在帮忙除草。“我在这里一个月做十几个工,做完了有三千多块钱的收入。”不仅如此,作为股东的贫困户朱耀广,每年还可以从中获得年终收益分红1400余元,加上光伏发电收益分红、公益性岗位等,个人年收入近万元。

贫困户朱耀广在产业基地务工

文化扶智硕果盈枝

在朱铺村有这样一个地方,不少村民站在书柜前挑选书本,有的儿童席地而坐翻阅故事书……这是朱铺村“村读”内的寻常一幕。

朱铺村的“村读”

村读的前身是一座废弃了几十年的小学,修旧如旧,继而打造升级为朱铺乡村阅读文化空间。村读不仅成为朱铺村留守儿童课外的精神乐园,同时是参观学习团队、在外创业村民、在外求学学生的必到之处。

如今的村读,已经是朱铺村的一张名片,吸引着大量专家、学者、教师以及志愿者前来。他们为孩子和村民举办义务送课、科技培训,以及开展扶贫经验交流等活动,极大丰富了朱铺村群众的精神世界。

“上个世纪70年代生人,尤其是妇女,在地里打工领工资的时候,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签。”谈及兴办村读的初衷,严强华认为,做好文化教育工作,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环节,是阻隔贫困代代传递的有效途径,更是建立长效稳定脱贫机制的关键。

扶贫先扶智,朱铺村在村读中看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决定坚持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互助共推,充分挖掘和盘活乡土文化资源,引导贫困群众依靠自身努力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朱铺村的百草园

为了进一步丰富儿童文化知识,“朱铺村百草园”应运而生。村“两委”通过修建生产和文旅两用的60亩原生态植物研学基地,把这里打造成为城乡少年儿童的游学乐园。

“我们总说城里的小孩五谷不分,来到这里后,发现当地的小孩也不知道地里种的都是什么菜,所以很有必要做这个基地。”严强华说,“这块土地不再用来流转,平日里村民就在地里种菜、收用;种的每个品种都挂上标牌附注二维码,手机一扫就能扫出相关介绍,达到普及知识的目的;有课外活动的时候,学生们也可自行体验摘种,让学习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

除此之外,6人制的留守儿童足球场、生产和文旅两用的9亩蓄水塘、山水田野“十八呆”发呆棚等。每一处无不透露出朱铺村的文化特色,彰显出文化扶贫的底蕴。

“从你走进来的第一步,看到每个房子墙壁上的手绘和周围和谐的环境,你就能感受到这个村子不一样!”该村支部书记余云沼自豪地介绍道。

文化扶贫的故事还在继续,产业发展呈现勃勃生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乡村振兴网立场,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ydhlweixin@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ermeng.com/news/6773.html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67176902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