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沙市区:“一户一策”办法多 脱贫增收效果好

10月10日下午,在位于沙市区关沮镇十号路的“炉意”餐馆内,只见老板娘陆双梅拿着计算器,在计算着中午客人就餐的流水账单。 “陆老板,最近生意怎么…

10月10日下午,在位于沙市区关沮镇十号路的“炉意”餐馆内,只见老板娘陆双梅拿着计算器,在计算着中午客人就餐的流水账单。

“陆老板,最近生意怎么样呀?”关沮镇的扶贫干部郭书昊和陆双梅闲谈了起来。

“这不刚忙完么,今天中午送了100来份外卖,外加来了4桌客人,还算可以喽!你们快进来坐。”性格直爽开朗的陆双梅热情的招呼大家坐了下来。

陆双梅今年32岁,家住关沮镇关沮村,2014年6月被纳入贫困户。当时,陆双梅一家人老的老,病的病,上有年近八旬的奶奶和多病的母亲要赡养,下有刚出生不久的双胞胎儿子嗷嗷待哺。那时,陆双梅患病未愈,没有劳动能力,全家只靠其丈夫做厨师的微薄收入勉强支撑,日子难以为继。

好在被纳入贫困户后,一家人享受到了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养老扶贫、产业分红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一家人的生活压力。陆双梅告诉笔者,2017年,帮扶干部和工作队看她丈夫有厨师的手艺,就鼓励她们夫妻二人开个餐馆,并在镇里和村里的帮助下,拿到了金融扶贫和创业无息贷款共20万元。有了启动资金,陆双梅夫妻二人不再畏首畏尾,而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如今餐馆不仅开起来了,生意也不错,她们一家于2018年顺利脱贫。

扶贫干部为陆双梅一家针对性地制定“一户一策”帮扶措施,并竭力助其创业成功,实现脱贫增收。在扶贫干部“精准把脉析病因、精准施策解病情”的“一户一策”精准帮扶下,沙市区涌向了一大批和陆双梅一样的不等不靠、勤劳致富的贫困户,如:观音垱镇“幸福是靠自己奋斗出来的”冉绍华、“为党唱赞歌、努力奔小康”的裴德华、“懒人回头金不换”的甘志炼、“夫妻换肾、同心脱贫”感动荆州的杜小兵、岑河镇“身残志坚、笨鸟先飞”的刘东平、“勇挑重担不低头”的李建国、“话不多做事多”的童锁生、锣场镇“小个子能实现大梦想”的温小石、“不怨天不怨地的强人”郭德言、立新街道“坐不住的闲人”熊德付……

这些贫困户在享受健康扶贫、社会扶贫、教育扶贫、养老扶贫、雨露计划、残疾人两补、项目分红、安全住房和饮水等扶贫政策基础上,通过发展产业、金融扶贫、创业就业等多重保障和渠道实现脱贫增收,正是近年来沙市区大力实施“一户一策”帮扶措施,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让贫困户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的一个缩影。

据悉,近年来,沙市区在开展帮扶工作过程中,坚持从帮扶村、帮扶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尊重自然规律,扬长避短,量力而行,科学制定帮扶村和帮扶贫困户的主导产业、发展目标和帮扶措施。让贫困群众通过自身不懈努力实现脱贫致富。

2017年11月,沙市区在各镇村大力推广和拓展沙市区岑河镇定向村“一户一策”模式,变传统的走访慰问、送钱送物帮扶模式为根据贫困户家庭实际,针对性地制定发展产业、介绍务工、流转土地、公益性岗位安置、金融扶贫、收益分红等具体可行的帮扶措施,让所有贫困户至少通过其中一至两种帮扶措施增加收入,将帮扶工作做实,确保能够稳定增收,提高脱贫质量。

如岑河镇定向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坚持“问需于民”,筹集资金10余万元,根据贫困户的发展意愿、劳动能力、实际困难等方面的差异,为全村48户贫困户定制了搭建蔬菜大棚、开挖虾塘、赠送农机具、购买种苗等“一户一策”帮扶计划,确保每户都能获得针对性地帮扶。

沙市区还大力推进贫困户产业发展庭院经济和村级公益性岗位安置两个增收渠道。对于有条件发展庭院经济的贫困户,推广虾稻、黄花菜、黄桃、绿色蔬菜等种养殖项目,并通过合作社和帮扶干部、帮扶单位带动,促进贫困户增收,近几年来,涌现出像西湖村黄花菜产业、张场村电商和三洲村稻虾等一批好的典型。

在公益性岗位安置上,鼓励各村从扶贫项目收益和集体经济收益中拿出部分资金,针对性的为弱劳动能力和困难就业的贫困户开发村级道路保洁、沟渠清障、苗木维护、政策宣传等公益性岗位,帮助他们通过劳动增收,据统计,仅在2020年上半年,沙市区就利用乡村振兴、乡村保洁、疫情防控等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贫困人员638人,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69.12万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乡村振兴网立场,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ydhlweixin@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ermeng.com/news/7152.html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67176902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