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沙市区:“公益性岗位”让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实现“双赢”

在沙市区锣场镇高阳村的五支渠路上,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头顶烈日,总能看到高阳村贫困户郭德言忙碌的身影。他每天准时到岗,清除杂草、清扫道路、拾捡垃圾,做起事来是一丝不苟,从不马虎! &…

在沙市区锣场镇高阳村的五支渠路上,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头顶烈日,总能看到高阳村贫困户郭德言忙碌的身影。他每天准时到岗,清除杂草、清扫道路、拾捡垃圾,做起事来是一丝不苟,从不马虎!

“村里和我签了公益性岗位的劳务合同,让我负责的事,对于我这个平时光脚下田、身上沾满汗湿气农民来说不是难事,我肯定能把事情搞好。”郭德言谈起自己的工作很有信心。

郭德言的任劳任怨、勤劳工作,他负责的五支渠道路成了高阳村的环境整治“示范点”,同村人都对他竖起大拇指。

2019年,为表彰郭德言工作上的突出表现,在高阳村的全村党员大会上,全体党员一致通过为郭德言增加公益性岗位工资的决议,郭德言的公益性岗位工资由每年的3600元增加到每年1万元。

在普通人眼里,一年1万元并不多,但对于像郭德言这样的年近70劳动力不强的贫困群众来说,无疑是给他脱贫增收注入了一支强心剂!正如郭德言所说,把公益性岗位的事情搞好了,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不仅是收入增加了,更重要的是,郭德言脱贫增收的信心越来越足!今年,郭德言还利用自家的田地搞起了虾稻连作;一有空,郭德言还是像从前一样到处打点零工。现在,郭德言家的收入越来越高,生活越来越好,家中的笑声越来越多。

在沙市,像郭德言一样年老体弱劳动能力不强或是其他原因不能通过正常途径就业来实现增收脱困的贫困户有不少。沙市区通过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的方式,安排公益性岗位,为他们就业脱贫保驾护航。

据悉,近年来沙市区根据精准扶贫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需要,以增加贫困户收入为重点,坚持把“公益性岗位+就业扶贫”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变“输血”为“造血”,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实现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脱贫的目标。

为解决建档立卡户的就业问题,沙市区在全区5个乡镇(街道)的46个村(场)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根据实际需求科学设置了乡村道路维护员、乡村保洁员、乡村协管员、苗木维护员、环境监督员、治安巡逻员、抗疫守卡员、农村水管员、生态护林员等类别的岗位。

针对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开展摸底调查,广泛征求收集贫困群众的就业意愿,加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脱贫政策宣传,由以往的“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有效激发贫困户的脱贫斗志。贫困户通过自身劳动获得劳务收入,获得更多的满足感、成就感和幸福感,增强了贫困户脱贫的稳定性和长效性。

根据贫困户的自身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为贫困户量身定制公益性岗位,做到人适其岗。以就业扶贫小岗位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达到拓宽贫困群众收入,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和“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愿望,实现就业、务农两不误,同时以就业扶贫乡村公益性岗位推进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沙市区充分考虑贫困户和岗位实际需求,开展岗前培训,传授工作标准、程序和纪律,让贫困户“专业”上岗;代购意外伤害险,让贫困户“安心”上岗;签订劳动协议,贫困群众的工作时间和工作要求根据岗位不同而定,让贫困户“称心”上岗。

为确保安置人员的建卡贫困户身份属实、安置人员本人参加劳动,沙市区实行对扶贫公益性岗位人员分级精准管理的措施。每个村(场)设立监督员或协管员,每天负责对公益性岗位人员考勤,做到每天有现场考勤照片、每月有考勤汇总表。各乡镇(街道)设专职工作人员,建立村(场)公益性岗位微信群,每天查看公益性岗位人员工作照片;乡镇(街道)政府分管领导带领工作人员按月现场检查公益性岗位人员劳动情况等。

截至目前,沙市区在全区46个村(场)共开发1159个乡村公益性岗位,安排1159名贫困群众实现就业,每名在岗人员每年人均可获得5000元左右的岗位补贴。沙市区通过将岗位安排次数、报酬给付额度、在岗表现和公益性岗位工作难易程度相结合,确保参与公益性岗位的贫困群众多劳多得,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明显提升,目前已安置就业人员中,考核表现优秀人员占96%以上。

这些乡村公益性岗位的设置不仅解决了贫困户的就业问题,也激发了贫困户内生动力,同时改善了农村公共服务,实现了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建设“双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乡村振兴网立场,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ydhlweixin@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ermeng.com/news/7153.html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67176902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