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面点产业带富一方百姓——监利市毛市镇面点产业扶贫纪实

荆楚扶贫网消息(通讯员吴立金)“不是政府引导和支持,让我走上面点之路,我恐怕今生今世也不可能摆脱贫困……”湖北省监利市毛市镇海螺…

荆楚扶贫网消息(通讯员吴立金)“不是政府引导和支持,让我走上面点之路,我恐怕今生今世也不可能摆脱贫困……”湖北省监利市毛市镇海螺村贫困户周腾芳在广州黄浦区文冲街做包子生意,日营业额在1500元左右,月纯收入2万元。像周腾芳这样靠经营面点脱贫的可谓大有人在。据该镇统计资料显示,2019年,全镇425个贫困人口靠从事面点行业脱贫,户年收入10万元。全镇面点师达3万余人,年纯收入近40亿元。

领导重视 传统产业变成拳头产业

毛市镇地处华容古道旁,随岳高速公路连接线穿境而过,这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放曹坡前,关云长义释曹操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卸甲河畔,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军队摘帽卸甲,而成就了一个穿越千年的历史地名;周仓饮马池,仿佛呈现三国时期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动人场景。历史的车轮行进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东风掠过神州大地,勤劳智慧的毛市人不甘寂寞、不甘贫穷,以张世鹏、刘义仁、刘义清、田逢锡为代表的村民率先走出家门,靠一块案板、两根擀面杖,从事包子馒头经营,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毛市镇从业人员逐渐增多,面点经济已占农村经济的大半壁河山。

怎样因势利导、强化服务,让传统产业变成拳头产业?近些年来,该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在“帮”字上下功夫,在“创”字上做文章。首先是不断推动劳务输出,帮助组织劳务有序转型。该镇利用冬、春务工人员返乡之机,组织进行面点师培训和比武,让更多的村民掌握一技之长,在外面能迅速找到用武之地。再是帮助外出面点师合理流转土地,让农村土地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保证了土地的利用率和经济收益。三是关心留守老人的生活起居和儿童的健康成长,包村干部和村委会一班人定期对面点师家的留守老人和小孩进行看望,嘘寒问暖,及时帮助解决外出面点师的后顾之忧。今年在疫情的影响下,面点产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了解到毛市各面点品牌实际困难后,镇委、镇政府牵桥搭线,为面点师复工复产实行点对点输送,共输送面点师10多批次,为全市面点师提供全方面的服务。再是在“创”字上做文章。为了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镇委一班人多方争取市领导重视,每年春节期间,市领导都要轻车简从来到毛市专题调研面点产业,召开面点研讨会,进一步加大了各会员企业、各品牌之间的了解和合作,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面点师的经营方式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和提升,其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在不断创新,很多有技术、有实力、有远见、善管理的面点产业能人创立了自己的面点品牌,如段正辉在广州创立的酷比连锁店达1000多家,唐国成在上海创立的早阳连锁店有近3000家,刘新飞创立的爱尚理,刘栋良在武汉创立的楚媳妇,张上礼在黄石创立的湘鄂毛姚汤包,张志堂在成都创立的开心早点,杨步皇在广州创立的粮帮主、冉少洪在南昌创立的包大人、段先金在深圳创立的津品汤包、刘永君在四川创立的留恋食品、朱大双在长沙创立的双之林、艾小帆在贵阳创立的85ke汤包、冉秀才在咸宁创立的弘毅食品、余双红在广东创立的余神小笼包、李龙在重庆创立的溢品香、张新和在广西创立的包匠坊、沈传红在广东东莞创立的佳味烧饼、唐火臣在江苏创立的南通富德餐饮管理公司、唐健在上海创立的奈释自动化等五十多个品牌,形成了庞大的产业规模,毛市的面点产业的兴盛形成了比较稳固的产业链,有力带动了全市面点产业的发展与壮大。2019年,全市面点从业人员达10万人,4000多贫困户走上面点创业之路。全市年创纯收入80亿元,拉动各类消费400亿以上。毛市面点产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凤凰涅槃,如今破茧成蝶,真正成为了享誉全国的拳头产业。

产业帮扶 带贫困户找到致富之路

“面点是毛市的传统产业,也是全镇经济支柱,贫困户想脱贫致富,从事面点产业就是最佳通途”。毛市镇镇长张斌如数家珍道出了面点产业助力精准扶贫的五大特点:一是就业门坎低。从事面点行业不像电工、焊工、钳工等工种,需要一定技能,还有相应学历,经过专业系统培训,方可上岗就业。面点从业人员只须经过一周或十天的短期学习或亲戚朋友现场示范,口口相传,便可成为面点师出门闯天下。二是就业灵活。大家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选择面点从业方式,有实力,有经济头脑,心灵手巧的对象可以当老板,门店经营,经济基础较差,技术不精、人脉不足的对象可以当员工,边打工边完善自己,最后自己实现角色的转换。三是资金可多可少,从事面点行业,不在乎资金的多少,钱少钱多都可经营。钱少接小店,资金雄厚可以开规模店、连锁店。四是市场潜力巨大。民以食为天,无论什么城市,还是什么人群,一日三餐是生活的必须,亦是身体的需求。特别是在工作繁忙、生活节拍紧凑的社会,吃面点方便、快捷,成为很多人的首选。五是回报率高。根据近几年镇对面点从业人员的调查了解,得出这样的结果,一般门店经营的业主,年纯收入在20—30万元之间,而在门店的打工人员年收入在6到7万元左右。针对上述五大特点,该镇把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座标点定在面点产业上。镇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激励机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重点倾斜,引导鼓励因病致贫、因祸致贫的重点贫困对象从事面点产业,对他们实行统一免费培训、建立信息平台、提高技术等级,让他们能在外省轻松赚钱。

效益彰显 致富路上捷报频传

毛市镇把面点产业和“精准扶贫”结合起来,使该镇绝大多数贫困对象摆脱贫困,步入致富之路。去年全镇425个盆困人口靠面点产业脱贫,人年纯收入突破2万。

贫困户周腾芳其母患老年痴呆,生活起居要人照顾,父亲左手残疾不能从事农活,俩个孩子分别上小学和初中,可谓家大口阔,生活难以为计,因为穷,妻子和他经常发生矛盾,离家出门打工,长期两地分居,夫妻感情到了即将破裂的边缘,村委会一班人知道后,主动上门做动员工作,鼓励支持周腾芳从事面点产业,并又通过电话做其妻王忠元的工作。俩口子在村委会一班人的劝导下,终于言归于好,在广州黄浦区租了门面,做起了面点生意,尽管今年疫情肆虐,但每天的营业额在千元以上。年纯收入可达20万元。47岁的贫困户黄美红患红斑狼疮,每年都要几千元药费,丈夫刘海生也经常患病,身体不好,小孩读中学,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前几年,在村委会一班人的鼓励和帮助下,来到汉川市从事面点行当,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乡村振兴网立场,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ydhlweixin@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ermeng.com/news/7728.html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67176902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