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弥市镇:多措并举保稳贫困劳动力就业“饭碗”

“六稳”“六保”首要就是稳就业、保就业。近年来,荆州区弥市镇把就业帮扶作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有力抓手,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全力克…

“六稳”“六保”首要就是稳就业、保就业。近年来,荆州区弥市镇把就业帮扶作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有力抓手,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全力克服疫情影响,通过点对点劳务输出转移一批、扶贫项目带动一批、自主创业扶持一批、靶向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一批、公益性岗位兜底一批,牢牢托起了贫困劳动劳动力就业增收的“饭碗”。

点对点服务确保贫困劳动力外出就业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本就穷困潦倒的王剑一家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王剑是荆州区弥市镇谢家垸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三口共同生活在一起。王剑的父亲王连广60多岁,患有智力障碍,奶奶80高龄,体弱多病。作为家中唯一的劳动力,王剑外出务工的收入是这个家庭的重要收入来源。

2020年3月,由于疫情影响,道路交通封闭,已经在家待了两个月的王剑无法返岗,每天都在为生计忧愁中度过。2020年3月中旬,弥市镇通过点对点、一站式的劳务输出方式,开通了返岗专车。王剑获悉消息后,第一时间,与村里取得联系。

2020年3月22日,在村两委的帮助下他如愿坐上了赴粤返岗的专列。目前王剑在东莞市的一家电子厂工作,月工资5000元,公司还为他提供食宿,购买社保,各方面待遇都非常不错,一家三口生活也有了保障。

“在家呆了2个月,正在发愁的时候,国家为我们贫困家庭开启了返岗的专列,让我们能继续工作,不再心慌,真的非常感谢党和国家,给了我这么多帮助。”王剑说。

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道脱贫攻坚路上的必答题,弥市镇为了保住贫困劳动力的就业饭碗,通过“点对点”对接的方式,分批次送走外出务工返岗人员共计405名,其中包含贫困户52人,为他们保住、稳住了就业饭碗。2019年弥市镇外出务工就业人数2533人,截止2020年8月中旬,弥市镇累计外出务工就业人数2967人,较2019年外出务工就业人数增加17.13%。

扶贫项目实现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何志清,是荆州区弥市镇合兴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他妻子共同生活在一起,前些年他的妻子患上了子宫癌,失去劳动能力,何志清务工的收入是这个小家重要的经济支撑。因为疫情影响,何志清被暂时留在家中,失去了务工收入,何志清整天愁眉苦脸。

五月,弥市镇合兴村中药材种植合作社扶贫产业园里的金银花迎来丰收季,合兴村村委会主动联系上何志清,让他到扶贫产业园里帮忙采摘金银花。这下,解了何志清的燃眉之急,立马就上了岗摘起花来。每天100来块的务工收入,让他很是满足。

为全力克服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答好这道脱贫攻坚试卷上的加试题,今年三月下旬,弥市镇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统一安排,全力推进镇内扶贫项目复工复产,主动对接滞留在家劳动力,利用扶贫车间、扶贫产业项目、基建项目稳岗拓岗,促进滞留在家劳动人口实现家门口就业。

公益性岗位确保兜牢“三无”人员就业

张业芳是荆州区弥市镇龙华村的一名贫困户,今年59岁,其丈夫王顺喜因意外事故瘫痪在床二十多年,还有两个女儿在上大学,因为要照顾丈夫,张业芳只能在家附近靠打零工来勉强维持生计,随着年龄的增长,合适的工作越来越少,日子过得十分艰辛。

村两委在了解了她的实际情况后,2019年7月,帮助她成功申报了公益性岗位。

“能在家门口就业,每月不仅增加了1380元左右的收入,还方便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现在两个女儿也长大了,在外面实习打工,贴补家用,再加上低保和残疾人补助,我们家的日子比以前强多了。我现在很满足,非常感谢国家政府的好政策,感谢村委会对我家庭的帮助”。现在张业芳每天定时到村里上班,清洁打扫完成工作任务,勤劳肯干的她收受到了村民干部的一致好评,她自己每天也乐呵呵的。

目前,弥市镇共设有公益性岗位208个,每月发放公益性岗位工资近29万元,切实兜起了像张业芳一样无法离乡、无法就业、无力脱贫的“三无”农村贫困劳动人口脱贫就业的“饭碗”。

鼓励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夯实就业“底盘”

赵红军,荆州区弥市镇里甲口村二组贫困户,家中人口 6 人,因妻子唐彩凤确诊为红斑狼疮综合症,久治不愈,每年花去大量的治疗费,家庭不堪重负,陷入贫困。2016年,村干部与驻村工作队在入户遍访时发现已陷入贫因的赵红军家庭,在详细了解其家庭情况后,将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随着各项扶贫政策的落实,赵红军一家的日子慢慢好转,但因一直未找到新的创收来源,家庭收入依然很微薄。有了医保政策保障,赵红军没有了后顾之忧,决定自力更生,不等不靠,发展新的创收渠道。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知晓了他的创业想法后,十分支持,帮助他申报参加了镇人社部门组织的小龙虾养殖培训班。通过学习,赵红军逐步掌握了小龙虾的养殖技巧。

2018年,掌握了小龙虾养殖技术的他打算和朋友合伙在公安县毛家港镇新岗村流转土地100亩开展稻虾养殖,项目有了,技术有了,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启动资金,正在愁眉苦脸的时候,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发现他的困难,经过几翻权衡,帮助其申请了十万元阳光扶贫贷款,启动稻虾养殖项目。

赵红军人老实,能吃苦,稻虾产业在他的经营下管理得很好,当年的纯收益就达到近十万元。赵红军也在2018年光荣脱了贫。

2019年,赵红军又在弥市镇两县街村流转土地近160亩继续发展稻虾养殖项目,并且还聘请了里甲口村其他贫困户剩余劳动力到他的虾池帮工,带动了其他贫困户脱贫脱困。

在弥市镇,像赵红军这样自主创业、依靠发展生产脱贫的群众越来越多。近年来,弥市镇一方面兴办各类产业发展技能培训班,帮助贫困劳动人口打通创业技术壁垒;另一方面从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项目推介等方面着手,主动为创业者提供各类有针对性的、特色的创业服务,帮助创业者成功创业,全力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乘数效应”,创造出贫困人口就业的“新饭碗”。

职业技能培训增强贫困劳动力就业信心

雷元香是荆州区弥市镇姚家铺村的一名贫困户,现年51岁,家中有一位80多岁的老母亲,大女儿孙田患有胰腺炎,前期治疗花费30多万元,小女儿目前还在读高中,孙子李俊泽又于2019年查出患有血液病,家庭因此陷入贫困。

原本打算今年年后外出务工,贴补家用,但由于疫情影响再加上身无一技之长,两次外出的她都未找到就业门路。求职受挫,让她明白了掌握一门技术的重要性。回家后,她踊跃报名参加了今年5月中旬弥市镇组织开展的育婴师培训班,开始苦练本领,并且顺利拿到了结业证书。

“有了一身本领,找工作的时候就有了底气,能找的工作也更多了。”雷元香表示。

俗话说得好,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近年来,弥市镇坚持以“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致富一家”为目标,结合市场用工需求,大力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全力提高本地劳工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帮助贫困劳动力变就业为择业,甩掉“泥饭碗”。去年以来,弥市镇共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班共10期,涉及贫困人口597人,推动了一大批本地劳工实现就业。

(通讯员黄肖、邹晓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乡村振兴网立场,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ydhlweixin@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ermeng.com/news/8053.html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67176902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