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三农问题

“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来源:经济日报
国新办发布会介绍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重点
“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国务院新闻办1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关情况.“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三农’工作转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新阶段.”

来源:经济日报

国新办发布会介绍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重点

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国务院新闻办1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关情况.“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三农’工作转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新阶段.”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表示,当前和今后时期将重点抓好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等四方面工作.

加快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刘焕鑫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强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设施水平稳步提升.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亿亩.2018年以来,每年发展高效节水灌溉2000万亩以上.二是科技支撑明显增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三是绿色发展实现关键转折.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超过75%,农作物、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4年负增长.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建设全面提速,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乡村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是乡村的路通畅了.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二是用水方便了.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3%.三是卫生条件改善了.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8%,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90%以上的行政村.四是通信快捷了.全国行政村通光纤、通4G网络比例均超过98%.

但是,乡村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短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这是党中央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重要体现和重大部署.曾衍德说,农业农村部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实施方案,尽快启动,加快建设.

从脱贫摘帽转向乡村振兴

从今年开始,脱贫摘帽地区将全面转向乡村振兴,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有哪些考虑?在回答经济日报记者上述提问时,刘焕鑫用“守住一条底线、健全一套政策、壮大一批产业”进行了概括.

守住一条底线,就是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健全防止返贫动态帮扶和监测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等导致基本生活严重困难户开展动态监测,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为脱贫地区设立了5年过渡期,与“十四五”规划相衔接,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健全一套政策,就是推动政策举措平稳转型支持乡村振兴.把脱贫攻坚期内形成的组织动员、要素保障、政策支持、协作帮扶、考核督导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和机制办法借鉴应用到乡村振兴上来.

壮大一批产业,就是推进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持续发展.稳定加强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举措,引导和支持以县为单位,规划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建设一批产业园、科技园和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推动产业特色化、品牌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也是世界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决策.下一步,我们将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方面工作做好.”刘焕鑫说.

刘焕鑫表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农业农村部门将从聚焦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资源要素流动,推进产镇、产村融合等三方面着手,投入更多资源力量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确保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

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

深化改革是农村发展的动力,下一步推进乡村振兴也要靠深化改革.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负责人赵长保表示,农业农村部将谋划和推动新一轮农村改革.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为主线,以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为重点,着力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有力的制度支撑.

赵长保表示,新一轮改革重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扩大第二轮土地承包再延长30年试点.二是持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三是调整优化支农政策.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构建面向农业农村发展需求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四是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加快推动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记者刘春沐阳)

【纠错】【责任编辑:梁海燕 】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乡村振兴网立场,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ydhlweixin@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ermeng.com/news/shizheng/164489.html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67176902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