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数字乡村

贵州贵阳:山区县城的数字乡村发展之路

图为息烽县域大数据创新应用中心. 周燕玲 摄
中新网贵州息烽11月22日电 题:贵州贵阳:山区县城的数字乡村发展之路
作者周燕玲
提及乡村,许多人想到的是乡土气息,连在大山深处生活了60多年的陈正权也没想过,乡村上“数”一改“土气”后,连鸡都能在“云”上饲养.
初冬的贵阳市息烽县,最低气温降至个位数

图为息烽县域大数据创新应用中心. 周燕玲 摄

中新网贵州息烽11月22日电 题:贵州贵阳:山区县城的数字乡村发展之路

作者周燕玲

提及乡村,许多人想到的是乡土气息,连在大山深处生活了60多年的陈正权也没想过,乡村上“数”一改“土气”后,连鸡都能在“云”上饲养.

初冬的贵阳市息烽县,最低气温降至个位数.在息烽县九庄镇鸡场村陈正权的鸡舍里,上百只肉鸡正慵懒地享受着暖风机吹出的阵阵暖风.

李林使用“防控管家”App开展工作. 周燕玲 摄

陈正权看了看墙上的温度计和湿度表,随后打开了话匣子.“养鸡是三分靠养、七分靠管,温度过高、二氧化碳超标、何时投食,手机都会实时收到提示.”

记者在息烽数字化肉鸡养殖云服务平台看到,平台的数据采集终端包含摄像头、电子温度计、氨气检测仪等智能设备.点击一家养殖户的名字,屏幕上不仅出现鸡舍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实时情况,还可远程实时观察鸡舍,如发现异常会及时向养殖户发出警示.

图为息烽县大数据农业展示区. 周燕玲 摄

最让陈正权感到安心的是,“云”上养出来的鸡跟鸡蛋都不愁销路.2021年,息烽县养殖肉鸡农户数量超过600户,年出栏肉鸡预计1500万羽,并解决2000余人就业.

息烽县作为中国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之一,“云端”养鸡仅是该县数字乡村建设的一部分.记者近日在息烽县域大数据创新应用中心看到,一张数字大屏接入了气象、农业、医疗等12个板块内容,可对息烽全县情况“一网览尽”.

息烽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的苏明飞介绍说,在探索数字乡村建设时为避免重复建设,息烽依托一些现有数据平台进行整合发展,比如依托贵阳市智慧防汛决策系统建成息烽防汛“一张图”,依托贵州数字乡村建设监测大数据可视化平台推动人居环境信息化管理.

息烽县的农特产品酸菜. 周燕玲 摄

目前,息烽全县161个行政村的1247个垃圾收集点、40辆垃圾清转运车辆全部安装了物联网数据采集装置,并将采集数据实时汇聚到平台,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对县域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回收、处理等全过程监测分析,解决农村垃圾清运管理难的问题.

“一年在网上卖村里的山货就有上百万元(人民币,下同)的收入.”在息烽县永靖镇立碑村从事电商的黄琪说,以前村民采摘的辣椒和蕨菜大多要拿到菜市场售卖,现在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完成销售,还能卖出一个好价格.

数字乡村离不开电商赋能,为减少农产品产销对接不畅,息烽建立了农特产品流通对接平台,通过数字网络连接产销让山货“出山”更快捷.2020年息烽电子商务收入达1.54亿元,当地农副特色产品小豆腐、酸菜走俏网络,猕猴桃远销加拿大、新加坡等地.

在黄琪看来,农村和城市“同网同速”,手机已成为不少村民的“新农具”,数据则成为“新农资”,通过网络销售、直播带货等线上方式可帮助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

“你家猪补疫的时间到了,可以注射疫苗了.”询问、查看、登记、拍照、防疫注射……在息烽县石硐镇高峰村村民陈光军家中,动物防疫人员李林从手机上打开“防控管家”APP,从查询登记、防疫注射到信息上传,短短5分钟完成一头猪的整套防疫流程.

5分钟完成防疫流程,这是李林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事.“以前用纸质版的档案,每次上门开展工作都要抱一大堆资料,回来后还要花很长时间汇总数据.”李林说,现在只需手指轻轻一点,数据申报汇总一并完成.

息烽县的农特产品辣椒油走俏网络. 周燕玲 摄

数字防疫、“云”上养鸡、农村电商、数字农家书屋……地处西部山区的息烽是中国数字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通过运用数字技术建设,不仅促进当地乡村生产、生活“提档升级”,也让乡村振兴有“智”更有“质”.(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乡村振兴网立场,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ydhlweixin@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ermeng.com/news/world/169158.html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67176902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