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村庄规划

「专题研究」江苏宜兴市县域村庄布局优化思路与方法

0 引言
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水域面积为2338km²,岸线总长405km,环太湖地区位于长三角三省一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和上海市) 的交汇处,苏州、无锡、常州、嘉兴和湖州五市为环太湖城市群.2017 年底,环太湖区域内人均GDP 达13.9 万元,是全国人均GDP的2.1 倍,总人口约为

0 引言

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水域面积为2338km²,岸线总长405km,环太湖地区位于长三角三省一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和上海市) 的交汇处,苏州、无锡、常州、嘉兴和湖州五市为环太湖城市群.2017 年底,环太湖区域内人均GDP 达13.9 万元,是全国人均GDP的2.1 倍,总人口约为2960 万人,人口密度为1080人/ 平方公里,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7.5 倍,城镇化率高达71.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3 个百分点,在该区域人口、资本等要素高度集聚.

太湖是环太湖地区的水源供给地,发挥着调蓄洪水、抵御洪涝的关键作用,为长三角城市群提供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随着大量营养物质的沉积,太湖周边土地肥力远胜于长江北岸高沙土地区,奠定了环太湖地区鱼米之乡的自然基底,使其成为我国最古老的农业文化遗址之一、栽培稻谷区和重要农业区域.环太湖地区早有先民居住,长久以来形成了“临水而居、浜村相依”的乡村聚居模式.悠久的发展历史孕育了环太湖地区以吴越文化为核心的乡土文化特质,而水文化作为吴越文化的显性基因,成为牵引环太湖地区一代代人繁衍生息的时空线索,也是构成该区域“渗透型”生态网络的核心要素(图1).

图1 环太湖地区“渗透型”生态结构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依托水资源优势和区位条件,环太湖地区吸引了大量投资,经历了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多元驱动下产业升级等发展阶段.长期以来村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区域内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形成了“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的特殊就业结构和就地城镇化模式,乡村地区也呈现农业发展乏力、外来务工人员剧增、建设用地快速拓展且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混杂等特征.与此同时,环太湖地区面临着较大的生态保护压力,特别是在就地城镇化与乡村工业化的共同作用下,环太湖地区土地的高强度开发、围湖养鱼造田等活动导致太湖流域水网联通性和调蓄洪水能力下降,太湖水环境生态问题日益突出.

已有的对环太湖地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塑造、跨区域共保共治和生态补偿等方面,对于区域生态修复问题主要从行动规划的角度提出空间规划、建设行动、政策机制等举措[5-6],除了关注生态保护外,区域资源空间分布与旅游合作也是环太湖地区研究的重点.而在已有的研究中,对环太湖地区的乡村单元关注较少,尤其是对县域范围内乡村空间优化的整体性研究尚不多见.乡村地区空间要素复杂、系统内部关联度高,环太湖地区乡村发展更是呈现出生态空间与农业生产、乡镇工业、生活空间高度复合的特征,乡村作为振兴战略实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空间载体,对环太湖地区的生态共治共保与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一直以来,江苏都将优化村庄布局作为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村庄分类有的放矢地引导乡村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乡村特色保护工作,进而实现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的精准化和有效化.本文以太湖西岸的江苏宜兴市为例,剖析了其乡村发展特征和面临的问题,以环太湖生态共保共治和价值实现为导向,以城乡等值发展为核心理念,提出村庄布局优化的实施路径,希冀为量大面广的县域单元的乡村振兴和村庄布局优化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宜兴市乡村发展特征与存在的问题

宜兴市地处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交界处(图2),位于长三角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市域面积近2000 km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三山两水五分田”之称.截至2019 年底,宜兴市常住人口有125.61 万人、乡村人口有43.64 万人,城镇化率为65.26%,全市共有213 个行政村、40个涉农社区、1个茶场,2967个自然村,自然村总体规模偏小,平均每个自然村仅72 户(222 人).

图2 宜兴市区位

1.1 基于自然地貌形成差异化的乡村聚落空间

宜兴市域乡村空间由北向南可划分为圩田农业发展区、城镇综合发展区、南部生态休闲区,体现出太湖平原向山地丘陵过渡的特征.其中,圩田农业发展区内主要为平原圩田型乡村,河湖水面占比达25%,村庄分布密集,粮食种植及特色养殖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城镇综合发展区包括近郊街镇,在主城区的虹吸效应下,乡村人口密度较低,本地劳动力外流和外来务工人员租住在乡村的情况同时存在,村庄内生产生活方式逐渐趋向市民化.南部生态休闲区位于宜南山区,区域内村庄分散且规模较小,受地形限制,传统农业发展相对滞后,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8 亩(约533.36m²),但特色农旅品牌阳羡茶、隆元大米和宜兴百合等在区域具有较高知名度.

1.2 生态管控要求高,传统资源利用方式面临转型

宜兴市地处太湖流域上游,拥有40多公里的太湖岸线,其600 多平方公里的陆域位于太湖一级管控区,涉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和湿地等多种类型生态功能区,在巩固生态安全、协同流域治理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责.宜兴市自然村数量多、规模偏小,200人以下的自然村占65%,超过500 人的自然村仅占7%.乡村地区人多地少,总体耕地规模有限,农村居民对土地增值预期较高,土地集约难度较大,而农村人口持续减少、人均建设用地的数值居高不下的现象始终存在.过去,乡镇工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镇化进程,由于土地开发利用范围广、强度大,生物栖息地破碎化,同时围湖造田、养鱼导致湖泊湿地面积缩减,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布局的变化也造成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优先的时代背景下,宜兴市的传统资源利用方式迫切需要转型.

1.3 乡村经济寻求突破,亟需明确生态化、特色化发展路径

宜兴市乡村地区一方面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圩田农业发展区乡镇工业高度发达,形成多个特色鲜明、布局分散的产业集群.据统计,该地区农村工业从业人员比重达52%,全市农村居民工资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3%.位于太湖西岸、宜南山区的村庄在生态旅游和外部投资的推动下,2013 年以来乡村地区游客接待量翻了一番.但另一方面,由于乡镇企业用地粗放、在环保方面的准入门槛较低、外来务工人员增多,给农村生活和生态环境、社会管理带来较大的挑战,在乡村振兴战略和三产融合发展的要求下,宜兴市在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尤其是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和创新经济等方面亟需探索新的路径.

1.4 乡村公共设施配套亟需提质增效

近年来,宜兴市在乡村公共服务、农村道路、污水管网和环境卫生等方面加大投入,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得到改善.但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过程中,乡村服务设施配置表现为典型的供给主导型,重“量”轻“质”,对地形地貌、村庄产业、人口结构等因素的差异性考虑不足,部分设施存在过度配置、重复建设的情况,导致后期使用、维护效果不理想.同时,由于乡村实际居住人口的构成多样化,对住房条件、产业配套、出行方式和公共设施等诉求亦趋于多元化,一刀切式的配置标准与现实需求脱离,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地提供分类建设指引.

2 宜兴市村庄布局优化总体思路

苏南地区的城乡关系从均衡走向分化,又逐步走向融合,面对高度网络化的区域格局,以及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环太湖地区应严格实施全要素保护,协调生态安全底线和特色发展之间的关系,按照分级生态管控的要求,引导区域从“工业驱动”向“创新驱动”“生态驱动”转变,重新认识乡村在文化、生态、创新经济等方面发挥的多元价值.在环太湖地区区域联动发展的背景下,城乡等值理念成为该地区乡村发展的重要价值导向.2019 年12 月,包括宜兴市在内的江苏宁锡常接合片区成为我国东部地区5 个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之一,试验区的重点任务是要贯彻城乡等值发展理念,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方向,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以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为关键,率先建立了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宜兴市立足于环太湖生态敏感区的特征,通过拟定目标明确方向,通过剖析问题发现不足,将生态、产业、人居和特色作为城乡等值发展的核心构成要素,进而通过生态提优、生活提质、生产提效3 个方面的若干务实举措促进村庄布局优化,为乡村振兴和乡村特色保护明确空间载体.宜兴市的乡村振兴规划重视对宜兴市乡村资源的挖掘梳理,围绕乡村发展的现状条件和资源特色,重点关注区位条件优越、特色鲜明、产业前景良好的村庄,尤其要保护好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和特色村,突出宜兴市北部圩田、中部平原、南部山区的不同地貌条件下的村庄空间肌理和产业特征,明确各类村庄产业发展和品质提升的路径(图3).

图3 宜兴市促进城乡等值发展和优化村庄布局的思路框架

在编制及实施乡村规划的过程中,宜兴市真正做到“开门编规划”,充分发挥村两委、村集体、村民的主导作用,让村民参与规划的全过程,体现了村民“当家作主”,保障了村民参与村庄决策的权利,这也是迈向村庄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3 宜兴市村庄布局优化对策

3.1 面向生态高敏感地区,夯实乡村发展生态本底

(1) 严格实施全要素保护,构建全域生态安全格局.

稳定的生态系统是乡村发展的基底,在村庄布局中要重点考虑对原生生态系统的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引导村庄分类发展.宜兴市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层面,通过识别全域地形、地貌、坡度、林相和水系等资源特征,构建县域重要生态功能区,形成“山水绿廊+ 圩区湿地+ 重要斑块”的多层次生态安全格局,重点保护太湖、滆湖、三氿湿地和山地丘陵资源,维护好县域“T 字绿脉、多楔入城”的区域性廊道,形成北部圩区湿地、南侧山林的生态绿脊.

宜兴市严格落实《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确定的太湖一级保护区范围,将涉及区域划入生态控制建设区域进行严格保护,有步骤地引导区域内村庄实施退耕、退渔、退养、还林、还湖、还湿地.同时,建设生态保护带、生态隔离带维护太湖生态安全,夯实乡村发展的生态安全格局(图4).

图4 宜兴市域生态安全格局

(2) 识别影响村庄发展的各类限制要素,处理好保护、管控与发展的关系.

村庄分类与空间优化需要综合分析乡村系统内外影响因素的阶段特征、相互影响与作用机制,应当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严格规范村庄撤并,尤其要科学、审慎地界定撤并搬迁类村庄名录与范围.宜兴市境内拥有优良的山地环境和丰富的生态资源,不少村庄因缺少明确的规划依据,在农民建房、改善设施及发展旅游等方面常常面临“进退维谷”的困境.

为加强村庄建设管理的针对性,宜兴市进一步区分影响村庄发展的安全性因素和限制性因素,细化管控范围与村庄建设要求.在县域层面将高压电力、高压燃气、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四高”廊道,以及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两类”设施防护区域作为影响村庄发展的安全性要素进行逐一识别,明确线型基础设施、点状邻避设施周边村庄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管控要求.针对生态保护类限制性要素,根据管控类型细化项目负面清单,将搬迁撤并类村庄管理从名录管控细化至用途管控,避免“一刀切”的村庄分类方式,保障广大村庄的发展权益.

(3) 形成“一镇一图一表”,为乡村空间管制提供依据.

环太湖地区应当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并处理好县域统筹与镇村实施之间的关系,将县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向下有效传导至乡镇,这是实施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改善太湖流域环境质量的重要抓手.宜兴市域生态、文化要素,以及各类基础设施、防护廊道要素较为复杂,为确保镇村严格落实区域重要资源的保护与管控要求,宜兴市探索以乡镇为单元划定空间管制分区、制定分区管理清单,并纳入各级国土空间规划.

结合自身实际,宜兴市将乡村发展的空间影响要素分为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和邻避设施防护、文化保护3 种类型,形成“一镇一图一表”,划定空间管制分区,制定管理清单,从要素刚性管控、总体容量、负面清单、功能引导和农房建设指引等方面细化具体要求和引导内容,有效指导地方实施管理.

3.2 优化村庄分类与布局,引导公共资源有序投放

(1) 明确村庄分类,识别县域乡村空间格局.

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分类推进乡村发展的要求,宜兴市在镇村布局规划中通过“基础—潜力”的评估方式辅助村庄分类决策,根据临近对外交通、山水资源、村庄周边可拓展用地、镇村发展意向、人文资源、村庄聚落形态、农业条件及旅游项目等指标评估村庄发展潜力.同时,将空间分区差异与村庄分类引导相结合,考虑圩田农业发展区、城镇综合发展区、南部生态休闲区不同的特征设置差异化的评价指标和权重,进而明确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城郊融合类三类规划发展村,以及搬迁撤并类村庄、其他一般村庄.最终,村庄分类方案在征求镇村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空间分异特征进行校核.

选取村庄规模大、空心化程度低、配套设施完善的村庄作为集聚提升类村庄;选取区位条件优、资源禀赋好、具备现代产业潜力的村庄作为特色保护类村庄.圩田农业发展区的集聚提升类村庄分布密度较高,与平原的地形条件和现状村庄规模相符,城镇综合发展区、南部生态休闲区的集聚提升类村庄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的特点,越靠近中心城区和海拔较高的地区,集聚提升类村庄数量越少.特色保护类村庄在空间分布上与宜南山区、太湖沿线等特色资源密集区域基本吻合,呈现向西南、东北集聚的趋势.

(2) 明确村庄设施分类配置指引,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规划发展村的公共服务供给方面,落实城乡均等化原则,同时考虑城乡在需求和供给方面的差异,着力补足乡村在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文化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短板.例如,对于集聚提升类村庄,引导其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特色保护类村庄,重点引导其资源保护和产业配套.

针对五类村庄不同的管控要求和建设诉求,细化村庄分类建设引导内容,内容覆盖村民最为关心的农房建设、设施配套、环境提升和绿化梳理4个方面,共24 项具体内容,并采取图文并茂、直观有效的表达方式,增强可读性.

(3) 促进乡村精明收缩,塑造乡村生态宜居环境.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收缩发展成为必然.改革开放以后,苏南乡村从以乡镇企业为载体的“苏南模式”向以外向型园区为载体的“新苏南模式”转变,加之2008 年以来“三集中”“三优三保”等政策的实施,乡村地区产业空间逐步由分散布局向集中发展转变,乡村精明收缩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促进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发展,宜兴市以“存量空间挖潜、生态价值实现”为导向,摸清各街镇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聚焦低效工业用地转型升级、农村宅基地减量发展,推动乡村居住集中的适度化、工业集聚的高效化及农业产业的规模化,激发和保持乡村发展的活力.与此同时,注重乡村公共空间治理,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在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鼓励对凋敝的公共空间( 村口、广场、戏台和空关房等)进行更新再利用,通过节点标识性设计或功能置换、空间重构,有效激发乡村空间活力,重塑邻里交往、文化交流的新场所.

3.3 活化特色资源,促进产业融合与创新经济发展

(1)引导乡村产业融合,促进特色发展.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其重点在于因地、因时制宜,发展新型产业和业态,尤其是结合地方优势资源形成乡村品牌,走富有地方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宜兴市拥有良好的农业基础和生态人文资源,应将乡村空间放到市域整体层面,以格局网络化、节点特色化、品质均等化为理念,构建山水环抱、城乡融合的空间结构,将资源条件相似、空间相邻的村庄联动发展,并串联形成全市乡村产业集聚带、全域旅游发展带和城乡融合示范带.重点聚焦产业提质增效,着力发展现代粮食、优质蔬菜、高效园艺、特色农产品加工和休闲农业等优势主导产业,依托“一镇一品”战略,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经济、进行产业高效整合.

(2) 以创新为驱动,建立“分区+ 名录+ 引导”的特色保护类村庄管控手段.

苏南地区乡村产业结构逐步显现城乡融合下的创新经济特征,新型产业及空间主体的不断发展,也导致乡村地区景观与功能的复杂化,传统的村落山水环境、肌理、风貌最能体现乡土特色,在保护传承基础上活化发展,是特色保护类村庄面临的重要课题.

宜兴市的特色保护类村庄具备空间相对集中、资源组合度高、开发诉求强的特征.依据分区管控要求与村庄类型特征,宜兴市在引导特色村发展过程中,根据其内涵进一步将特色保护类村庄分为历史文化型、自然山水型、特色产业型和现代宜居型4 个类型,建立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特色保护类村庄管控名录,并提出相应的建设要求,注重历史文化传承和建筑特色保护,延续原有的乡村社会网络和空间肌理,营造浓郁的乡土风情、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 表1).

表1 宜兴市特色保护村分类建设引导一览

(3) 认识并重建村庄的多元价值,重拾乡村文化自信.

乡村文化是多层次的,既表现为对传统文化的维系与传承,也包含外来投资、创业者、审美观念和新消费方式进入乡村后,与传统文化产生共振而不断重塑文化的特质.挖掘乡村文化底蕴与风貌特色,强化村民的特色认知及建立文化自信,有助于保护村庄传统格局和建筑风貌,彰显乡村的多元价值.

宜兴市深入挖掘陶文化、茶文化和名人典故等历史人文资源,形成文化产品序列,构建“知名IP—文化展示系统—空间载体”,为乡村各类自然和文化资源提供展示与传承的空间载体.宜兴市培育面向全域旅游的旅游点、旅游村、乡村旅游示范区等节点,在乡村节点上增加文化展示、紫砂体验和渔文化展示等功能,定期举办民俗节庆和传统文化宣传活动.环太湖沿岸、宜南山区、城市近郊镇等区域乡村旅游迅速发展,社会资本和返乡创业人群参与乡村经济的意愿较强,在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下,逐步建立一套互动交流与利益共享机制,进一步促进当地乡村实现有效治理,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

4 结语

太湖流域的系统治理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内容,其承载着生态涵养、生产发展与休养生息等多元功能,是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空间载体.本文以江苏宜兴市村庄布局优化规划实践为例,分析乡村在生态环境、产业发展、风貌特色和公共配套设施等方面的空间特征与存在问题,在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坚持城乡等值发展理念,通过细化生态分级管控要求、引导村庄分类分区发展、挖掘乡村发展多元价值等策略,促进乡村地区产业融合与创新经济发展.未来,在生态地区乡村规划建设中,关于乡村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路径、如何在保护的基础上维持村庄持久发展动力、创新乡村治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内容,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讨论.

转载自:规划师杂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乡村振兴网立场,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ydhlweixin@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ermeng.com/policy/reading/168990.html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67176902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