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生态振兴

青山绿水的生态振兴

#乡村振兴##生态振兴#在上一篇调研手记《乡村中青山绿水的隐忧》一文中,我们以地扪“消失的鬼怪”为引子,看到了在地扪这一方水土中,由于当地多方面的发展失衡,导致村寨生态资源与系统遭到了消耗与损坏.傲人的青山绿水间,隐忧渐露.山中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日常生产生活垃圾的污染、村里水源环境的破坏以及

#乡村振兴##生态振兴#

在上一篇调研手记《乡村中青山绿水的隐忧》一文中,我们以地扪“消失的鬼怪”为引子,看到了在地扪这一方水土中,由于当地多方面的发展失衡,导致村寨生态资源与系统遭到了消耗与损坏.傲人的青山绿水间,隐忧渐露.

山中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日常生产生活垃圾的污染、村里水源环境的破坏以及生态文化观念的削弱等问题层出不穷,久而久之,当问题积少成多,或许终将导致这个村落走向萧索与衰颓.

目前我国乡村更偏向于“生产主义”的发展现状,导致了上述生态问题的变本加厉.

但是,在未来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中,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乡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动力以及文明兴衰的决定因素之一,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在任何地域都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有效提高青山绿水的韧性,加强乡村生态振兴建设,在当下的乡村发展进程中,变得势在必行.

然而,涉及到具体的探索,则还需在策略规划、参与主体、发展动力以及价值导向等四个方面做好平衡与协调.

01

策略规划:顶层设计以现实实践为基础

在乡村生态振兴的建设过程中,有一个系统性的策略规划作为前提,往往可以更好地构建具体探索实践的行为逻辑与有效秩序.

但是,这样的顶层设计往往也需要一个前提依据,即在制定过程中,需以实际的现实实践为依据,做到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融合,从而使之更具有落地的空间以及实际操作性.

如果一个策略规划的顶层设计一旦与实际现实所割裂,那么所呈现出来的规划往往无法应用于实际,这也是目前令地方政府与村民比较苦恼与排斥的事情.

在地扪,基层政府与村民就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规划与现实不符,并且在实际生活中没有落地的空间与可能,那么结果无外乎就是基层政府对上不对下的形式化的应付以及村民的不配合.

如此,类似于纸上谈兵的规划不仅使其在制定过程中所消耗的全部时间与资源都变得徒劳,之后的实用性几率也基本为零,最后只能是落得被久久尘封于书柜之中的命运.

由此可见,现实实践对于顶层设计而言,的确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依据.

02

参与主体:多元主体以村民意愿为原则

参与主体的角度来看,村民、政府以及社会组织等多元参与主体的组织构成,在未来的乡村生态振兴建设道路上,势必会成为一种常态.

多元主体角色各异,时常容易引起本末倒置的状况出现,在这其中需要始终明晰的一点就是“村民主体”的原则.生活在乡村的始终是村民,因此村民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乡村生态振兴的“主人”.

然而,就目前来看,村民作为乡村主人的角色,往往会被模糊忽略.宏观的顶层规划与村民实际生活不符,引发了村民的排斥与不适;“压力下沉”的基层政治体制,形成了乡村基层“悬浮”的工作现状,村民对于当地生态环境的诉求再一次被忽视;村民被代言的案例屡屡发生,话语权的易主,也令本该作为乡村主人的村民,对当地生态振兴工作愈发地漠然.

以上种种,使得乡村生态振兴中最重要的主体失声了,并且无所作为,模糊的角色定位又常常令乡村生态振兴的道路探索,总是处于无法落地的象牙塔之中,实属尴尬.

因此,在乡村生态振兴中,能够以村民意愿为原则,发挥他们这一重要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其现实诉求,并通过这一群体适应的约束手段,来解决当地的生态系统问题,或许会得到更加良好的效果.

03

发展动力:动力激活以“三效平衡”为源泉

之前我们曾把乡村生态环境比作乡村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其实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同样也是乡村生态发展的动能.

乡村的生态系统经济系统以及社会系统,更像是一个循环体,三者之间有效结合,良性运转起来,达成乡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三效平衡”,才能使这个乡村生态振兴系统顺畅地循环起来.

当下乡村生态系统面临的种种问题的根源,也正是这一循环体的三个因素出现了失衡.在“生产主义”的导向下,乡村过于倾向于对经济发展等硬指标的追求,忽视了软文化的重要性.

要激活这一循环体的发展动力,则需考虑如何在“生产主义”的背景下,添加“后生产主义”的思考,以作为平衡.

一方面,因地制宜,适度地发展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特色产业,从而提升当地产业发展的潜力,提高其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为当地的产业发展提供各类资源保障,通过城乡融合的方式,转换优势资源,进而增强其社会效益.在可持续性开发的基础上,以“三效平衡”为源泉,构建内生、长效的乡村发展机制.

04

价值导向:价值观念以丰富多元为目标

当下,村民单一的财富观念,在乡村中占据着主流趋势,“物质基础”远重于“生态环境”的观念,使得乡民们陷入了生态伦理困境.

乡土社会处在这样的困境中,原本的社会结构与基底,正被慢慢割裂与肢解.

在此背景下,重构多元的价值观念被提上了日程,同样也成为了价值导向的理想化状态与目标.

多元乡村生态价值观的树立,是乡村价值体系重构的一部分.重新认知、梳理、输出乡村价值体系,则是多元乡村生态价值观形成的前提基础.

如何思索村民与乡村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及彼此的角色定位,其抽象观念的确立与形成,则需要建立在村民于当下乡土价值体系中的实际探索的基础之上.

实现乡村的价值认同,才能形成其自身造血细胞进行持续性的更新,继而激发出更加多元的价值观念,促动乡村走向振兴.

综上所述,对于策略规划、参与主体、发展动力以及价值导向等四方面进行恰当地协调、平衡,其实都是在试图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天人合一的社会面貌.

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言:“人类之所以能统治自然界,是因为人类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地运用自然规律,但人类本身连同人类的血、肉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

故此,村民与乡村的生态环境也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作者:张媚,民智国际研究院副研究员

编务:刘吉文

责编:陈瑞锟

图片来源:地扪生态博物馆资料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乡村振兴网立场,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ydhlweixin@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ermeng.com/strategy/ecology/165760.html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67176902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