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事关全国亿万农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切实体现.在我国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丰富内涵,找准着力点,对于加快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
从对重大历史任务的认识上着力,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重中之重.一是充分认识到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我们要加深对这一重大战略的理解,深刻认识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二是系统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总方针、总要求.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我省近年来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农业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农村人居环境发生新变化,农村综合改革取得新突破,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和社会治理呈现新气象,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迈出坚实步伐.今年以来,我省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粮食生产形势较好,乡村产业持续发展,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三是持之以恒推进工作,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重中之重的战略位置.我们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三农”工作的殷切嘱托,切实增强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工作紧迫感,总结推进好的经验做法,做好全省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奋力夺取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最终胜利.
从抢抓重大机遇上着力,高质量落实乡村振兴重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时指出:“要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夯实农业基础地位,深化农村改革”.我们要抓住机遇不放手,用好机遇不松劲,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把巩固脱贫成果和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纳入“十四五”规划和乡村振兴第二个五年规划.稳定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总结推广“梨树模式”,抓好四平黑土地保护综合开发示范区及公主岭、农安、榆树9个县市试点工作,把黑土地保护好、利用好,坚决扛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依托三产融合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坚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抓好一批大项目,扶持一批大企业,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培育电商村、淘宝村,深入挖掘各地在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冰雪休闲等方面特色功能,打造一批精品园区、精品小镇和精品村,着力推动县域振兴和乡村振兴有效融合,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切实发挥县域经济对农村三次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统筹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科学制定乡村规划,因地制宜加大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推进力度,深入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面提升农村教育、卫生、文体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要用好改革法宝,稳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切实抓好农村经营制度改革和农村金融、农垦、林业等各领域改革,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综合效应,不断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从落实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上着力,进一步提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领导力和工作执行力.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级党委和党组织必须加强领导,汇聚起全党上下、社会各方的强大力量.一方面,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落实的能力和定力,各级党委、政府要坚决扛起抓乡村振兴的主体责任,党政一把手要切实担起领导责任.另一方面,要夯实基层基础,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党员要起模范带头作用,把自己“钉”在基层、“钉”在群众中间、“钉”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全过程中.要培养一批接地气、能生根、重实干的专业农业科技工作者,不断壮大扎实做好吉林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一线生力军力量,不断将吉林区位优势与政策优势、综合优势转化成乡村振兴有利条件.要倡导正确政绩观,尊重群众意愿、考虑本地实际、保障群众权益,创新思路,大胆探索,深入实践,大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为全面建成小康增添成色,为全面建设现代化谱写序曲,为全国乡村振兴作出吉林贡献.